步行街上人來人往,人們盡情地享受節日帶來的愉快氛圍。李浩攝
兔年春節,沈城促消費主題活動豐富多彩,帶旺了節日消費市場。市商務局組織各區縣(市)、商業協會、重點商貿企業加大商品庫存、加強貨源組織,滿足市民節日消費需求。截至農歷大年初五(1月26日),全市重點監測12家大型商場、超市春節期間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17.3%,消費市場加速復蘇回暖。春節市場供銷兩旺的火熱場景背后,展現了沈城人消費升級的澎湃動能,以及不斷涌現的節日消費新風尚。
節日餐桌吃出新風尚
(資料圖)
節日里的家庭聚餐蘊含著人們對幸福團圓的期許。兔年春節里,沈城各大商圈街區客流明顯回升,餐飲市場呈現加速回暖勢頭,部分飯店春節期間預訂量同比增長1倍以上。
記者從市商務局和多家重點餐飲企業了解到,老邊餃子館、鹿鳴春等沈城知名餐飲企業,連日來均出現預定爆滿,排隊等位的情況。截至農歷大年初五,市商務局抽樣監測重點餐飲企業節日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22.5%。其中,老邊餃子館銷售額同比增長54.3%、鹿鳴春飯店同比增長8.8%。
與此同時,“拎回家的年夜飯”也越來越受消費者青睞。春節期間,沈城多家餐飲企業推出節日套餐,有的還提供線上預訂和線下自提、配送到家、大廚上門等服務,滿足市民個性化、多元化、品質化的節日餐飲消費需求。可外帶的成品菜或半成品預制菜成為春節餐飲消費的熱門品類,呈現出沈城人兔年春節聚餐的新風尚。
“券消費”拉動消費8.7億元
春節里,很多沈陽人以“逛吃”模式開啟假日時光,各大商場迎來了購物新熱潮。全市各大商業場所促銷活動豐富。截至農歷大年初五,全市重點監測12家大型商超春節期間累計銷售額同比增長17.3%。
市商務局面向在沈個人消費者發放1億元新春消費券,進一步激發消費回暖。消費券的發放突出年味特色,“券消費”成為沈城人節日消費新時尚。各大商超百貨、家電、餐飲、汽車等商家紛紛推出各種用券疊加優惠活動。截至農歷大年初五,共計5.8萬商戶參與活動,消費券累計核銷3756萬元,拉動零售和餐飲消費2.4億元,帶動汽車消費6.3億元。
置辦年貨更愛“美而鮮”
與以往鐘愛購買煙酒糖茶、香腸臘肉相比,今年沈城人置辦年貨則更看重“新鮮度”。車厘子、九九草莓、紅心火龍果等新鮮蔬果以及海鮮、進口牛排等生鮮年貨銷售尤為火爆。很多電商平臺為此在線推出了生鮮年貨禮盒、海鮮大禮包等年貨鮮品。據多家電商平臺年貨節數據顯示,進口車厘子、鮮花等銷售走俏,水果禮盒、鮮牛奶等銷售實現環比增長超100%。
與此同時,如今的沈城人在準備節日餐飯時,越來越崇尚“吃新鮮,不囤貨”。為滿足市民消費生活新需求,讓廣大沈城人節日里“吃得新鮮”,沈城各大生鮮超市積極應對。市商務局組織各企業加大進貨力度,保障節日市場供應充足。春節期間,全市8家大型連鎖超市和劉全、新隆嘉、鮮機惠、地利、萬嘉興等5家生鮮連鎖超市各類生活必需品庫存5600噸。盛發、雨潤、地利等全市3大蔬果批發市場日均上市量蔬菜3500噸、水果6300噸,充分滿足市民春節消費需求。
春節禮物新添更多“科技含量”
農歷大年初六一大早兒,即將結束假期回廣州工作的徐利明特地來到中興大廈,為爸媽挑選了兩塊智能手表作為春節禮物。“這手表不但能正常接打電話,還能監測體溫、血氧、心率,監測數據可實時傳到我的手機上,讓我隨時了解父母身體情況。”為父母選到心儀的禮物,小徐很高興。前幾天,市民李女士在中興大廈的線上商城為媽媽買了一款節日特價的擦窗機器人:“以后媽媽擦玻璃就方便多了!”
從前,糖酒糕點、新衣新鞋曾是沈城人為長輩、孩子挑選春節禮物的首選。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科技類商品成為節日禮物“新寵”。記者從各大商場了解到,以3C數碼、智能家電為代表的“新年貨”,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春節期間銷售很好。健康手表、助聽器、制氧用品、兒童智能手表、學習機等成為新春年貨置辦新趨勢。從吃飽穿暖到數碼科技,春節年貨禮品的悄然變化,折射出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以及對新生活方式與理念的追求。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曉婷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