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為期兩天的全球開源技術峰會 GOTC 2025 于北京圓滿落幕。本屆峰會由開源中國主辦,以開源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為核心主線,匯聚了全球頂尖專家、行業領袖與數千名開發者,共同描繪了一幅由開源驅動的AI未來藍圖。
一、 盛會落幕,影響力破圈:一場現象級的開源盛宴
本屆大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充分展現了開源技術在AI時代的巨大號召力:
線下規模:吸引超 3000 人次現場參會,氣氛熱烈。
線上輻射:直播觀看量突破 500 萬人次,打破了地域界限。
媒體聚焦:獲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網等 50 余家主流媒體全方位報道。
曝光驚人:全網曝光總量超 6 億次,相關報道閱讀量超 600 萬次,標志著開源技術的影響力正從技術圈層走向公眾視野。

二、 思想高地:頂尖講者齊聚,描繪AI時代的開源藍圖
主論壇高屋建瓴,聚焦于開源與AI從底層硬件、開發范式到商業化和生態建設的全鏈條思考。
大會伊始,來自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北京市經信局、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及中國開源軟件推進聯盟的領導和專家在致辭中傳遞出一個核心共識:開源已成為驅動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而中國正積極擁抱并致力于引領這一浪潮。

隨后的主題演講環節更是星光熠熠:
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北京大學教授梅宏、國防科技大學教授王懷民等學術泰斗,從國家戰略與技術根基層面闡述了開源的重要性。
零一萬物CEO李開復、開源中國董事長馬越等產業領袖,分享了對于AI開源生態與商業化路徑的前瞻洞察。
各位專家共同描繪的未來圖景清晰而堅定:通過開源技術路線,構建一個讓企業擁有主權、創新得以普惠、中國掌握主動權的健康、可持續的人工智能新生態。

三、 技術縱深:十二大專題論壇,系統解構AI前沿
如果說主論壇構建了宏觀框架,那么十余場專題論壇則構成了深入肌理的“技術神經網絡”。大會設立了包括大模型應用、AI Coding、Agentic AI、云原生AI、AIGC、具身智能等在內的全領域話題,系統性地展現了AI從技術探索到工程化落地的全過程。這些論壇并非泛泛而談,而是以極高的技術深度,成為了開源社區驅動AI發展取得豐碩成果的有力證明。

四、 生態實踐:重磅發布與深度研討,推動產業落地
知識的分享最終是為了推動實踐。本次大會成為了多個關鍵項目與思想碰撞的舞臺:
1. 重磅發布,引領方向
零一萬物 & 開源中國:聯合發布 “Open AgentKit 平臺”
天翼云:正式宣布 OpenTeleDB 開源
開放智算產業聯盟 & LF 開源軟件學園:人工智能人才認證計劃正式啟動
開源中國 & 深圳機器人協會:宣布共建具身智能社區
這些發布不斷探索著開源與AI深度融合的發展路徑與生態建設方向

2. 圓桌交鋒,碰撞思想
多場深度圓桌論壇思想碰撞激烈,亮點紛呈:
《插件、IDE、CLI、平臺:5 問 AI Coding 工程化》:直面AI編程的落地挑戰。
《對話 Kubestronauts:開源航天者的潛能探索與機遇征途》:聚焦于云原生領域的頂尖精英,分享其對開源技術在更廣闊疆域應用的無限想象。
《2025 RISC-V人才機遇與挑戰》:前瞻性地剖析了核心技術與人才發展的關鍵議題。

動手實踐,親身體驗
尤為引人入勝的是 “AI 造物” 論壇的動手實踐環節。與會者親自動手,在CoreS3 SE主控設備上部署離線大語言模型,真切感受到了邊緣AI“看得見,摸得著”的應用潛力。

五、 連接未來:開源市集匯聚生態,讓創新觸手可及
除了高密度的思想交鋒,大會同樣注重生態的連接與展示。現場創新設立的 “開源市集” ,吸引了60余家開源項目、科技企業及創新團隊參展。
這種 “論壇+市集” 的模式,讓前沿理論與最新實踐相得益彰。參會者不僅能聆聽報告,還能親眼所見、親手體驗最新的開源AI產品與解決方案,極大地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碰撞、技術與需求的對接。

感恩致謝,攜手同行
GOTC 2025 的圓滿成功,離不開每一位參與者的支持。
在此,我們衷心感謝政府領導的關懷與指導,感謝大會出品人與各位嘉賓的智慧分享,感謝所有媒體、社區合作伙伴與現場及線上觀眾的積極參與。
特別鳴謝本次大會的贊助商與合作伙伴們,你們的鼎力支持是峰會順利舉辦的重要基石。
峰會雖已落幕,但開源與AI的浪潮正奔涌向前。讓我們攜手,共同開啟智能時代的新篇章!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