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連日來,泉州陰雨不斷,有市民陸續反映家中自來水有點泛黃,這是怎么回事?
4月4日以來,受低層切變和西南氣流影響,泉州市出現強降雨天氣,全市61個鄉鎮降雨超過100毫米,最高的南安市九都鎮更是達到了175.3毫米。
因強降雨徑流有較強的沖刷作用,且泉州市自去年7月起持續處于中旱氣象,地表土壤長期干燥,易被暴雨徑流侵蝕,導致晉江金雞攔河閘庫區入庫徑流濁度驟升,含沙量增加,庫底沉積物懸浮。4月5日晚6時27分,原水濁度超過4000NTU,超近十年原水濁度的歷史最高值。
濁度作為《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22)中感官性狀的核心指標之一,主要表征水中細微顆粒物的含量,可從側面反映其中的灰塵、微生物、膠體類物質的綜合含量,水廠出廠水限值為1NTU。當原水濁度升高時,混凝絮凝沉淀工藝凈水劑用量劇增,后續濾池因超負荷過濾大幅增加的絮體,只能通過增加反沖洗頻率等手段保證出水水質。若原水濁度驟升超過水廠工藝設計的處理能力,將導致水廠出水水質濁度無法達標,造成水廠處理能力降低甚至停止供水。
為保障供水安全,最大限度降低強降雨等惡劣天氣給自來水生產帶來的影響,泉州市自來水公司立即啟動水質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成立應對異常天氣水質安全應急調度工作專班,嚴格24小時值班,加密原水水質監測,及時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強水質檢測頻率,各水廠生產部門加密對原水和水廠出廠水的濁度、溶解性有機碳、消毒副產物、微生物等指標監測,根據水質情況及時調整凈水工藝,加大凈水劑和預氧化劑投加;二是優化水廠供水調度,通過管網壓力智慧調控與水力模型模擬計算,科學分析受水質問題影響的供水區域,增加具有深度處理工藝的金雞水廠供水量,適當減少泉南水廠、北區水廠等常規處理工藝水廠供水量;三是密切關注居民用水,針對可能出現“水黃”現象的供水區域,加大對周邊主干管網末端消防栓排水以及對相關二次供水泵房水箱清洗,及時回應用戶訴求,努力將因異常天氣導致的水質突變影響降至最低,保證水質各項指標均在正常范圍內。
目前,泉州市自來水公司各水廠出廠水水質合格,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下一步,泉州市自來水公司將持續關注水質變化,加強應急處置與24小時巡查值守,全力保障供水安全。用戶如有用水問題可撥打968812服務熱線反映,工作人員將及時進行處理。(褚晶晶)
來源:閩南網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