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工程車輛往返穿梭、廠房內電光閃爍,工人們干得熱火朝天。端午假期,在遼寧法庫經濟開發區,沈陽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12個在建項目快馬加鞭、全速推進。
“項目一期已進入投產前的最后準備階段,下月投產后可具備年產100噸粉體材料的能力。”在園區內的熱噴涂粉體材料項目建設現場,遼寧省輕工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相關負責人說,“我們生產的硅基、氧化鋁基、氧化鋯基等產品,將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能源、石化、電子等領域。”
沈陽非金屬新材料產業園是沈陽市重點項目,2022年被納入沈陽市重點頭部企業配套園區總體建設規劃。法庫以“帶土移植”方式引進項目,同時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合作等平臺建設。計劃到2025年,產業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0億元、實現產值60億元。
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項目建設必須率先突破。沈陽市委、市政府將項目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打好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的硬核支撐,錨定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圍繞產業發展與轉型、城市發展與轉型、社會發展與轉型,堅持項目為王、招商為要、落地為大,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謀在實處、干在一線,推進項目建設提質提速,保持投資活力、增強發展動力。
今年以來,沈陽市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緊盯重點地區,圍繞核心發展板塊、科創平臺、產業園區等不斷推出招商新場景,以建鏈、補鏈、延鏈、強鏈精準招商,拉長長板、補齊短板、鍛造新板,吸引更多高質量項目落戶。
據統計,1至5月,沈陽市新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034個,較去年同期增加172個,同比增長20%;新落地億元以上項目533個,較去年同期增加64個,同比增長13.7%。其中,新引進的重大項目包括總投資100億元的億緯鋰能儲能與動力電池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集成電路裝備零部件全工藝智能制造產業化基地項目,總投資50億元的沈飛航空復合材料加工中心及航空鈦合金成型加工中心項目等。
既要把項目引進來、落下去,還要推動項目早開工、早達產。沈陽市壓緊壓實包保責任、堅持專班推進、強化要素保障,采取“容缺審批+承諾制”“拿地即開工”等舉措,持續壓縮工程項目審批時限。實施“比謀劃看儲備、比招引看投資、比開工看進度、比服務看實效”的“四比四看”“賽馬”推進機制,全面激發全市項目建設工作熱情。針對“謀、立、推、建”4個關鍵環節,搭建重點項目問題解決平臺,確保項目問題有效快速解決。
眼下,一處處火熱的建設場景正展現著沈陽市抓項目的成效。1至5月,沈陽市開復工億元以上項目1808個。其中,新建項目378個;續建項目1430個。預計到6月底,全市開復工項目可達1913個。
(遼寧日報記者 陶 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