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多元化資本運作 央企上市公司資產整合提速
2023年以來,央企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頗為活躍,已有超90家公司透露資產整合相關事項,資本運作類型涉及非公開發行、股權轉讓、投資設立子公司,以及增資擴股等。上市公司是央企專業化整合的重要平臺,通過資本運作,進一步增強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資本實力,擴大業務布局,打造專業化平臺,最終有助于提升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國有上市公司領銜 864家A股公司曬出2022年ESG“成績單”
據從事創新ESG數據驅動可持續發展機會研究的有機數科技公司的統計,截至4月23日晚,已有864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社會責任報告/ESG報告,近六成為國有上市公司;其中,128家為首次披露。據記者梳理,圍繞“環境”這一關鍵詞,多家上市公司在報告中對公司環保處罰、環保投入、節能減排績效/成果等情況進行了披露,并制定了企業碳排放目標、規劃出路線圖。但就披露內容來看,目前并未有嚴格的定式。業內專家建議,盡快推出與國際標準互通的ESG信息披露指引,讓上市公司有所遵循,強化預期,規范披露。
>>氟化工行業景氣持續 龍頭企業去年營收創新高
隨著新能源、電子信息市場的下游需求與日俱增,2022年氟化工景氣度持續高企。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3日,東方財富氟化工板塊32家上市公司中,已有29家披露2022年財務數據(含年報、快報及預告)。其中,16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上升,中礦資源、聯創股份、天賜材料、巨化股份4家公司凈利潤同比倍增;9家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4家公司虧損。
>>加碼研發擦亮品牌 中藥企業發展動力十足
一批中藥上市公司堅持守正創新,交出的2022年“答卷”可圈可點。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4日,已有46家中藥公司發布2022年業績情況,受益于中醫藥行業政策、品牌力提升、零售端發力、創新研發等綜合因素影響,31家中醫藥公司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近七成公司業績報喜。
>>鈉電池產業化即將迎來“破曉”時刻
目前,鈉電池產業鏈已有企業超150家。高工產研認為,近半鈉離子電池企業即將量產,今年鈉電池產業將跨過“GW級出貨”這一門檻,達到3GWh至5GWh的規模,而去年出貨量僅0.2GWh左右。高工產研預計,2023年至2025年,鈉離子電池企業有效產能有望分別達到19GWh、25GWh、60GWh;出貨量方面,2025年將躍升至20GWh左右,2030年達到200GWh以上。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