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和潮州市委書記李雅林在《銀行業高質量支持地方特色農業產業對策研究——以潮州單叢茶產業為例》上的批示精神,潮州農商銀行按照“學史力行”要求,赴潮安區鳳凰鎮開展為期一周的蹲點調研。調研旨在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摸清鳳凰鎮單叢茶產業的發展情況及金融服務需求,以點帶面,從金融供給側維度探索潮州農商銀行“鄉村金融”模式助力潮州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路徑,提出了強底板、優長板、補短板的對策建議。在本次調研過程中,該行與6家企業達成業務合作意向,推動鳳凰支行整村授信44個村,授信金額8210萬元,增加經濟聯合社新開戶15個,增加貸款1639萬元,一定程度上實現了“學史力行”的預期目標。目前,潮州農商銀行已在全市224個村完成整村授信13.28億元,調研活動起到以點帶面、全面開花的效應。
一、鳳凰鎮茶產業發展及金融服務的基本情況
(一)茶產業:“金葉子”與“驅動器”
鳳凰鎮是中國單叢茶之鄉,以地理環境特殊、種植方法精細、制作工藝獨特的鳳凰單叢茶品牌“茗”聞天下,擁有“中國優秀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全國十大魅力茶鄉”“中國美麗茶園”等茶產業名片,2016年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潮安鳳凰單叢茶文化系統”。2020年,該鎮單叢茶種植面積7萬畝,產量0.5萬噸,總產值6.37億元(第一產業口徑)、占第一產業總產值90%,國家高山耐寒單叢茶種植標準化示范區、鳳凰單叢茶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等項目啟動落地。作為區域面積227.06平方公里,擁有29個行政村(社區)、1.1萬戶、4.4萬人的山區鎮,從事茶產業種植、加工、生產、銷售等經營的人數達3.08萬人,茶葉企業80多家(上規模企業2家),茶葉專業合作社50多個,QS認證企業8家,注冊商標35個,茶葉銷售門市6000多家,單叢茶遠銷全國各地及世界60多個國家和地區。調研組在走訪中了解到,目前茶農人均年可支配收入達到3萬元以上,單叢茶已成為山區人民致富奔小康的“金葉子”,茶產業也成為鄉村振興的“驅動器”。
(二)茶文旅:一核兩產業三谷四板塊
在茶產業的帶動下,鳳凰鎮圍繞鄉村振興提出“一核兩產業三谷四板塊”的發展思路。其中“一核”為鎮區打造,“兩產業”為鳳凰單叢茶產業和旅游業,“三谷”為鳳凰谷、茶櫻谷和鳳溪谷文旅項目,“四板塊”為茶文化、飲食文化、紅色文化和畬族文化。
據鎮委書記陳銳生、鎮長蔡樹豐介紹,該鎮的環保、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四通八達的交通體系初步建成,省茶旅特色小鎮、省旅游風情小鎮建設如期推進,例如水坑村獲評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東興村被評為第二批“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棋盤村入選第二批“潮州市文化和旅游特色村”,“茶旅生態旅游精品線路”獲評廣東省美麗鄉村精品線路,“以茶帶旅、以旅興茶”特色發展充滿活力。據某文旅項目負責人、回鄉投資企業家魏先生介紹,鳳凰單叢茶博物館作為茶文旅體系的子項目,未來將發揮傳播茶文化的窗口作用,借助特色文旅帶動茶體驗、茶餐飲、茶休閑等行業的發展和蜂蜜、酒等其他特產的銷售。數據顯示,潮州市旅游人數與茶葉產量增長具有趨同性,把茶文旅作為特色項目融入全市文旅集群體系,實現茶產業與茶文旅的有機融合互促,發展空間可期。
(三)茶金融:需求端呈現多樣化,供給端主動對接
根據實地走訪和問卷調查調研組發現,鳳凰鎮金融需求呈現多樣化特征,市場潛力較大。
一是季節性需求。調查問卷顯示,39%的受訪者有季節性資金需求,貸款期限在3~5年的占43%、1~3年的占36%,貸款額度在50萬元~300萬元的占31%、10萬元~50萬元的占41%,主要為采茶季節短期勞務費用、茶商收茶囤茶周轉等資金需求。二是擴張性需求。據東嘗、虎頭、大庵等村的村民反映,鳳凰鎮的茶農自身制茶,擴大生產規模、制茶設備采購更新等需要資金支持,一般設備價格在1萬元~20萬元之間不等,亦農亦商的農戶制茶采購更新設備更為頻繁。三是創業性需求。隨著“鴨屎香”等網紅鳳凰單叢茶在全國熱銷,一些外出務商務工、高校畢業的青年返鄉創業從事茶生意帶來金融需求。據從北京回鄉創業的“80后”陳先生介紹,北方人習慣喝茉莉花茶,鳳凰單叢茶的自然香味接近茉莉花茶而優于茉莉花茶,在我國北方地區深受歡迎,山東、陜西等省市的大中城市尤為熱銷,成為待客和送禮的佳品,市場大有可為。他正是看準這一商機,在布好北方市場的銷售渠道后回鄉組織貨源,平常囤貨的資金缺口在100萬元~200萬元之間。另據了解,以鳳凰單叢“鴨屎香”為原料的檸檬茶、奶茶在廣州銷售量火爆,目前正成為飲品市場的“新寵”。四是產業園需求。以某茶莊公司、某茶業公司等為代表的茶葉龍頭企業進園落地,企業本身及其上下游均有配套資金需求。目前,某茶莊公司在鳳溪的生產基地即將竣工,其他入園企業也逐步到位,企業及其上下游客戶具有資金需求。某茶業公司作為產業扶貧帶頭人、非遺傳承人,擴大生產規模需要配套資金跟進。五是茶文旅需求。“茶旅走廊”等文旅項目將激活基礎設施建設、配套行業發展等經濟聯動,資金需求量將逐步顯現。文旅“三谷”之一的某文旅項目負責人魏先生和另外五位“70后”投資人從廣州來到鳳凰鎮,投入資金1億多元種單叢茶、搞茶文旅,商機是一個方面,弘揚鳳凰單叢茶文化、傾注茶業興鄉之情是他的根本出發點。他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們的艱辛付出不會白費,“鳳凰騰飛之夢”一定能實現。六是消費性需求。走訪中了解到,茶產業發展加快茶農茶商財富積累,他們在子女教育以及購房、買車、娛樂等領域具有消費升級訴求,消費金融產品需求同步增加。
從供給端看,《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2021年6月1日實施后,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出臺的《金融機構服務鄉村振興考核評估辦法》將為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提供政策指引。以潮州農商銀行為例,為更好服務鳳凰鎮茶產業對周邊鄉鎮,該行在今年初將鳳凰支行升格為一級支行,打造以“茶金融”為主業的特色銀行,業務覆蓋鳳凰、歸湖、文祠三鎮,從組織架構上率先契合茶金融發展需要。截至2021年5月末,潮州農商銀行鳳凰支行發放該鎮的貸款余額6300多萬元,占當地市場份額53%,向5個村整村授信3800萬元,服務方案、商業模式、建檔立卡、產品優化、對接鄉村服務官等工作正加緊有序推進。了解到該鎮茶農的茶樹多為先輩墾荒流傳下來的遺產,無法辦理林權確權辦證及土地承包手續,抵質押貸款存在瓶頸,調研組協調相關職能部門著手研究茶樹保險受償權抵押、小額貸款茶成品質押等產品的可行性。此外,村鎮銀行加大了小額貸款的營銷力度,國有大型銀行加速下沉,5月末,村鎮銀行貸款占當地市場份額17%,國有大型銀行貸款占當地市場份占額30%。
二、調研體會
一周的蹲點調研,調研組收獲頗豐,主要有三點感受。
一是調研是做好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調查研究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本功。農商銀行肩負著支持鄉村振興、助力城鄉共同富裕的使命,只有身子蹲下去、業務沉下去,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車間店頭,才能了解農村、農戶、農企的真實需求,才能匹配貼心、接地氣的產品服務,才能最大限度發揮普惠金融的作用。
二是只有大膽創新才能精準服務鄉村振興。市委、市政府對鄉村振興工作高度重視,隨著各項工作的有力推進,“三農”對金融服務提出更高的要求。潮州農商銀行只有站在服務國家戰略的高度助力鄉村振興,勇于大膽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新市場的要求,才能破解難題、解決問題,才能當好農村金融主力軍。
三是完善鄉村金融“點線面體”模式服務鄉村振興。走特色發展道路,既是鄉村振興的要求之一,也是潮州農商銀行立足市場之本。本次調研通過“特色銀行”與“特色產業”的有效對接,為潮州農商銀行與“三農”實現互利雙贏、互惠互促提供了清晰的發展思路,為進一步完善“點線面體”模式服務鄉村振興提供了豐富素材。
基于以上認識,潮州農商銀行服務鄉村振興及支持特色農業發展,適宜采取“鄉村金融”擴張戰略,包括但不限于調整服務特色農業的子戰略,整合優化策略戰術、網點布局,深耕整村授信、一家親、好易貸等拳頭產品,量身定制特色農業專屬產品,加快推進線上線下業務聯動發展,建立科學高效風控模型,提升業務管理扁平化水平,配套與特色農業發展相匹配的金融管理機制,等等。
為實現“打造服務潮農潮商、專注潮汕特色的精品銀行”發展目標,潮州農商銀行在戰略上宜把握以下三點原則。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以政治站位引領市場定位,以黨建引領業務發展,打造“勇立潮頭”黨建品牌,積極創新“黨建+支農支小+三個融合”模式,加強理論學思踐悟,全面推動全行經營管理和業務發展邁上新臺階。
二是堅持支農支小,強化責任擔當。支農支小是黨和政府賦予農商銀行的歷史使命,必須堅持支農支小戰略方向不動搖,優化資產負債結構,深耕“三農”、細作小微,回歸本源、振興縣域,爭當普惠金融“排頭兵”,持續提升“三農”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三是堅持以系統的金融思維服務鄉村振興。系統性整合現有資源,主動契合潮州市鄉村振興的全景圖、路線圖,適應金融市場、客戶需求、“三農”產業、消費場景等外部環境的變化,加強內部管理,探索創新模式,優化創新機制,推動業務模式轉型與產品服務創新,打造一系列特色業務,樹立區域特色品牌,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基于上述調研和思考,調研組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整體推進財政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完善“政銀保”融資模式,發揮“三農”信貸風險補償基金、農業產業發展基金、農業產業融資擔保機制等財政項目的放大效應,推進農村地區的信用建設,加大農業園區財政補貼力度等。
二是整合打造涉農資金池并傾斜支持落后地區。發揮“潮農投”的資金融通撬動作用,以盈利性龍頭項目為榜樣帶動集群發展,并以此為基礎爭取省政府支持,形成全省涉農資金池并傾斜支持落后地區。加大“文旅投”對農村文旅產業的投入比例。
三是整合金融資源。加大農村金融資源的整合力度,在推行鄉村振興主辦銀行制度的同時,發揮農商銀行的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形成農商銀行主攻支農支小、國有大行專注大型項目、農發銀行融通政策性資金的農村金融格局,避免既定市場規模下的惡性競爭。探索重大項目銀團貸款的模式,最大限度發揮資金規模效應。
圍繞支持鄉村特色產業發展,潮州農商銀行未來將持續強底板、優長板、補短板,通過打造專業盡職團隊、加強特色支行服務、做優產品和流程、促進線上線下聯動等舉措,更好地滿足農村產業轉型中的各類金融服務需求,固牢在縣域地區的業務優勢。
(潮州農商銀行支持特色農業調研組:杜文 陳永冬 方梓淼 李頌 陳禮鈿 曾馳 陽坤林)
關鍵詞:
鳳凰鎮
金融需求
多樣化特征
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