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后上班第一天,寒露節氣悄然而至。隨著一股冷空氣的到來,秋風秋雨終于送來了遲到的寒意。
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火熱的天氣上演了“最后的瘋狂”。10月3日至4日,市區的最高氣溫一度飆升到32℃以上,南邊的盱眙甚至達到34℃。如此炎熱的國慶長假,從淮安市歷年氣象資料來看也屬少見。不過長假臨近結束時,一股自西向東影響我國的中等強度冷空氣,終于帶來了高溫的退場。10月7日,市區的最高氣溫暴跌至23.9℃,返程路上的人們也仿佛感受到了秋姑娘的腳步。根據市氣象臺的預報,10月8日至10日,淮安市以陰雨天氣為主、風力較大,最高氣溫呈波動下降趨勢;其中8日陰有陣雨或雷雨,雨量小到中等,局部大雨,東北風4到5級陣風6級,氣溫19到24℃;9日多云轉陰有陣雨或雷雨,雨量中到大,最高氣溫27℃左右;10日降雨漸止,偏北風4到5級陣風6到7級,最高氣溫將再次下跌至23℃左右。
秋天作為向冬天過渡的季節,本質上就是冷空氣不斷南下擠走暖空氣,進行“圈地運動”的過程,而冷暖空氣的相遇往往伴隨著降雨。這正是“一場秋雨一場涼”背后的原因。寒露節氣時,冷空氣南下的頻次增多,晝夜溫差進一步拉大,早晚更涼,深秋的味道越來越濃。露水從初秋泛著一絲涼意轉變為透著幾分寒冷,此所謂“露水先白而后寒”,節氣因而得名。民間老話說“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專家提醒,寒露節氣時氣溫陡降,市民要隨時注意增添衣物,防止受寒。(傅停停)
關鍵詞:
節氣
寒意
陡降
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