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條例》中明確規定: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收集、運輸和處置單位應當依法取得相應許可;需要經過轉運站轉運的生活垃圾,在轉運站密閉分類存放,存放時間不得超過二十四小時。近日,家住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的居民告訴記者,在離秦淮新河岸邊不遠處就有一處生活垃圾堆放點。12日,揚子晚報記者來到現場進行探訪。
記者探訪
生活垃圾臭氣熏天,臨時堆放點是“報備過的”
12日上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根據知情人士指引來到了南京市雨花臺區鐵心橋街道尹西社區。在龍西路南側,離秦淮新河北岸約百米的地方找到了這個垃圾堆放點。此處地點頗為隱蔽,周圍有工程項目部作為掩護,因此來往市民很難發覺。
從大路拐進小路不過50米就能聞到一股垃圾堆放的腐臭味,此時一輛車身為藍色的垃圾轉運車正停在場地中央,旁邊是一輛挖機正在“上料”,看上去應該是把垃圾轉運走。車身后正是堆放的生活垃圾,仔細看去有大量塑料袋、菜葉、廢舊床墊等,垃圾堆放處還有積水。環顧四周,除了正上方有一片濾網外,再沒有任何遮擋,算得上露天堆放。一名現場的負責人員表示,這個垃圾堆放點使用快一年了,主要是周邊一帶的垃圾收集過來后,暫時存放后再運走。
隨后,一名尹西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到現場。他告訴記者,這處垃圾臨時存放點的垃圾主要是從道路上和周邊小區臨時收集過來的,堆放后再運走。“相關批文沒有,但是由社區報街道同意后,我們才設立的。”該工作人員表示。
城管回應
露天堆放點系違規設置,要求立即取締
那么,鐵心橋街道和尹西社區在這里設置垃圾臨時堆放場地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呢?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系了南京市雨花臺區城管局。該局環衛科朱科長明確答復記者,轉運點都是全密閉的,防止氣味和二次污染。目前,全區一共有14個轉運點,都是區城管局直接管理。像這樣露天的一處垃圾堆放點肯定不符合規定。

勘察完現場后,朱科長又告訴記者,這處露天堆放點存放的大部分屬于其他垃圾。按照《條例》來說肯定不應該堆放在這里,而應該通過轉運,送至焚燒廠焚燒。“問題主要在儲存的場地。”朱科長表示,條例中規定的密閉存儲,這里顯然做不到。
在采訪最后,朱科長表示,對這樣的生活垃圾臨時堆放場地,會依據屬地管理原則,要求屬地街道立即取締這處垃圾臨時堆放場。
明知是露天堆放,又沒有取得相應許可,為何鐵心橋街道和尹西社區還要在此處設置垃圾臨時堆放點呢?后續此事會如何處理?記者將持續關注。(季宇軒)
關鍵詞:
垃圾
堆放
違規
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