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振波
“一抹紅艷青壟上,滿面桃花笑春風”。2月12日,撫順市千金鄉前鄧村的聚農生態園里,一排排立體栽培的草莓長勢喜人,綠油油的枝葉間,隱約可見紅彤彤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
“我們村的草莓蜜蜂授粉,牛奶和紅糖稀釋做肥,不僅甜度高,而且是純綠色食品……”“草莓姑娘”張思慧正通過短視頻平臺,直播推廣村里的草莓。
“我剛才直播,一會兒工夫就收到50多單。我種植了6棟大棚,有時候量不夠,就會幫助村民代銷一部分。”張思慧說,自家草莓八成以上銷量來自直播帶貨和網絡銷售。
2008年大學畢業后,幾經輾轉,張思慧選擇回到村里,帶領鄉親們搞特色農業。
“國家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農村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發展特色農業一定有前途。”2018年,張思慧拿出全部積蓄在村里蓋起兩棟草莓溫控暖棚。棚內全部鋪設滴灌系統,采用蜜蜂授粉,并使用有機肥,從源頭保證入口安全。
為了讓客戶吃得放心,張思慧還在大棚里架起攝像機進行實時直播。客戶只要掃描產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隨時看到草莓的種植過程。在張思慧的用心經營下,她家的草莓園很快就創出名氣,當年就賺了8萬多元。
之后,張思慧又接連建了4棟大棚,還拍攝短視頻,開直播,開辟新的銷售渠道。經過4年積累,“草莓姑娘”短視頻平臺粉絲不斷增加,固定客戶就有5000多人,常常是草莓還沒成熟就被預訂了。
在張思慧的帶動下,村民也紛紛跟著發展草莓種植。村里配套建設質檢實驗室、農業觀光采摘園、網紅打卡地等,借助線上、線下銷售和直播模式,讓草莓插上現代化物流的翅膀,快速銷往全國各地。
現在,張思慧通過直播和短視頻為全村草莓種植戶代言,讓前鄧村草莓品牌越叫越響。目前,前鄧村棚內草莓種植面積達300多畝,年產值達6000萬元,吸納農民就業300余人。
“要說自己還有什么期待,就希望做好草莓的深加工。”張思慧說,“到5月份的時候,天氣一熱果子就放不住,很影響產品品質,如果有了深加工,村民就可以又多條來錢道。”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