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市統計局2月11日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高新技術領域持續穩定恢復,呈現逐步向好態勢。
數說
2021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上年增長16.6%,比2019年增長20.6%,兩年平均增長9.8%;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60.0%,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比2019年提高3.3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生產企業491戶,比上年增加57戶,比2019年增加130戶;產品品種629種,比上年增加59種,比2019年增加217種。
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支撐作用強
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生產企業集中分布于裝備制造業,2021年企業數排在前5位的行業中,通用設備制造業83戶,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56戶,汽車制造業49戶,專用設備制造業40戶,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為33戶。裝備制造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市的88.4%,其中汽車制造業獨占鰲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市總量的72.1%,比上年增長16.4%,比2019年增長24.1%,兩年平均增長11.4%。
從規模看——大型企業主體地位穩固
2021年,全市大型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市總量的80.2%,比上年增長14.1%;中型企業增長53%,高于全市平均水平36.4個百分點;小型企業增長9.2%,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從登記注冊類型看——內資企業增長較快
2021年,全市內資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比上年增長1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外商投資企業增長16.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總量的76.6%,比重最大;港、澳、臺商投資企業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增長15.3%,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3個百分點。
從產品的技術領域看——現代交通領域主體推動作用大
2021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涉及的10大領域中,9個領域產值實現正增長。其中,現代交通領域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全市總量的72.8%,比上年增長16.1%。此外,核應用技術增長79.3%,現代農業增長57.1%,電子信息增長43.5%,表現出較強的增長勢頭。
從地區分布看——大東區、鐵西區帶動作用強
2021年,全市13個區縣(市)中,大東區、鐵西區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分別占全市總量的45.7%和38.8%,占其本地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89.7%和69.6%,分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9.7個和9.6個百分點。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劉洋
關鍵詞:
高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