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出“紅白榜” 曬出“成績單”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以制度創新提能增效優環境
記者 侯悅林
一“紅”一“白”兩張榜,一個是被表揚的單位,一個是被批評的對象。
春節后首個工作日,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召開重點工作激先敦后總結動員大會,以“紅白榜”形式公布2021年20項重點工作完成情況。丁是丁,卯是卯,直面問題不回避,善用激勵樹導向,釋放褒揚先進、鞭策后進的強烈信號,營造比學趕超、爭當排頭的濃厚氛圍。
2021年,阜新縣主要經濟指標高于阜新全市平均水平,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位居全市首位。
新春伊始,阜新縣以實干當頭,創新為先,錨定“提能增效優環境、躍級晉位當排頭”的強縣目標,邁好第一步、跑出加速度、干出新氣象。
作風之變:發布“紅白榜”激先敦后
發布“紅白榜”,是阜新縣重點工作激先敦后總結動員大會的重頭戲。
榜單詳細公布了2021年20項重點工作完成情況,考核對象是各鄉鎮和縣直部門,考核內容包括黨風廉政建設、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根據全年量化考核結果制成“紅白榜”。其中,“紅榜”140家單位,“白榜”69家單位,孰優孰劣,一目了然。除了在會場上發榜,阜新縣還在報紙、電視、微信公眾號等各類媒體廣泛發布,使之家喻戶曉。
紅了臉,繃緊弦。“紅白榜”設擂臺、曬成績,比作風、拼干勁,效果立現。
一位縣直部門負責人說:“看到‘白榜’上的名字,臉上頓時一陣發燒。今年不管流多少汗,必須打個翻身仗,來年要上‘紅榜’。”
發揚成績、認清差距、反思不足,與會者拿出筆記認真記錄、寫下心得。一位鎮黨委書記說:“我們鎮既上了‘紅榜’,也上了‘白榜’。工作有好有壞,但‘白榜’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今年要盡全力打一場翻身仗。”
指名道姓,動真碰硬,彰顯作風建設不繞道、不回避的勇氣與決心。
“考核評比標準是個硬杠杠,不進則退、慢進亦退。我們這次雖然上了紅榜,可是絲毫不敢松懈大意。”一位縣直部門負責人說。
大會上,7位縣領導總結、部署了各自分管領域的重點工作,擺成績實事求是,說不足一針見血。尤其對上“白榜”的單位問診把脈,開出“藥方”。
既亮出履職盡責的“紅榜”,又曬出問題突出的“白榜”,旨在打出“正面激勵+反向倒逼”雙輪驅動、雙向發力組合拳,推動作風建設走深走實,引導黨員干部以開年即開戰、開戰即決戰、決戰必決勝的激情,打贏重點工作攻堅戰。
項目之變:協同發力推動高質量發展
設立“紅白榜”,源于提速晉位的雄心壯志,勇當排頭的自信豪邁。
去年以來,阜新縣堅持一以貫之的政策連續性和改革創新的突破性,提出了“提能增效優環境、躍級晉位當排頭”的強縣目標,在阜新市創建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示范市中勇當先鋒,在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先導區中走在前列。
縣委主要領導以會代訓,提出一系列新方法、新路徑、新機制,解決了“怎么看”“怎么干”兩大基本問題。以制度集成創新,推動重點工作,加快融入發展新格局。
協同發力,構建“1+4+N”招商體系。阜新縣以四大產業園區、各鄉鎮為主體,在投資強度、科技高度、鏈條長度、稅收額度、環保程度五個維度發力,深耕京津冀,聚焦長三角,拓展珠三角。
全員參戰,開展“千百十”項目建設工程。阜新縣每年謀劃儲備5000萬元以上項目1000個,新開工建設5000萬元以上項目100個,10億元以上項目10個。遠景智慧能源、伊利乳業、正大集團等全產業鏈項目,投資規模大、帶動性強,成為全縣項目建設的“領頭羊”。
創新驅動,實施“3、5、10”企業培育工程。阜新縣精心培育年產值分別為3億元、5億元、10億元以上的企業。目前,博發銅業單體項目年產值突破20億元大關,眾輝生物邁入10億元企業行列,金凱生科向深交所創業板遞交了上市申請。
重點項目含“新”量更大,含金量更足。遼寧排山樓金礦建成全省首個“5G+智慧礦山”,遼寧氟產業開發區智慧園區一期工程竣工在即,數智賦能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興起。
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資金。“三資三變”改革在蒙古貞大地星火燎原。整合佛寺水庫等水利資源,開發國有林場等林業資源,盤活白玉都煤炭物流園等閑置資源,推介海棠山等文旅資源,以存量促增量,以量變促質變,將存量勢能有效轉化為發展動能。
在塔吊林立的項目工地、紅紅火火的生產車間、瓜果飄香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黨員干部緊盯強縣目標,圍繞重點工作,用心、用情、用力,提升效率、效能、效果,打品牌、創名牌、奪金牌。
項目建設真抓實干帶來明顯成效。2021年,阜新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地區生產總值、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在全省41個縣增速排名中分列第一、第六、第七和第九名。
環境之變:生態美人才興辦事快
“紅白榜”激勵黨員干部扛旗爭先、奮楫趕超,營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阜新縣按照“工程化、項目化、清單化”要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和人文環境,吸引客商、資本、人才加快集聚。
實施承諾容缺受理制度,項目審批時限壓減108天,一般性企業開辦縮減至4個小時。1364個政務服務事項網上可辦率達99.56%。
20萬畝綠色種植、36萬噸專業飼料廠、100萬頭生豬養殖、10萬噸食品深加工、3000家新零售網絡……總投資近60億元的正大集團阜新百萬頭生豬全產業鏈及鄉村振興綜合示范項目,共有74個子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僅用216天。
阜新縣建立縣委常委帶頭的專班工作機制、以會代訓機制和系列激先敦后機制等,充分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舉辦首屆推廣大使暨特殊貢獻人物頒獎典禮,構建全鏈條育才、全視角引才、全方位用才體系,形成各類人才輩出、創新活力迸發的生動格局。大力開展“娜仁花”志愿服務活動,黨員帶頭、全民參與,讓城市有文明更有溫度。由奧運冠軍楊秀麗領銜,搏克、柔道等特色體育項目進校園,促進體教融合。
希日塔拉人工湖的上下游,每逢春秋季節,是白鷺、黑臉琵鷺等幾十種候鳥的樂園。阜新縣精心打造蒙古貞白鷺棲息地,翩飛的白鷺成為城市生態新名片。
蒙古包、馬頭琴、祥云……集蒙古族文化元素于一身的景觀大門,成為外地游客的網紅打卡地。以此為起點,開啟珍珠項鏈式特色全域旅游的大門。
登高望遠,潮頭觀瀾,最是蝶變動人心。阜新縣全縣上下萬眾一心,為實現強縣目標踔厲奮發、篤行不怠。
關鍵詞:
阜新蒙古族自治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