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徐鐵英
全面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各地失業人員可通過網上辦事大廳或省內任一經辦機構領到失業保險待遇,享受到統一的失業保險政策;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落地,通過醫保談判新增的67種藥品平均降價61.7%;阜新、鐵嶺、朝陽三市啟動價格補貼聯動機制,向特定群體發放價格臨時補貼……
“十四五”開局之年,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我省全面加強制度建設、擴面征繳、待遇發放、基金監管、經辦服務,進一步織密扎牢社會保障安全網。
截至2021年12月末,全省企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867.3萬人、3805.5萬人、690.9萬人、807.9萬人。
民生保障日趨牢靠,民生福祉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全民共享的社會保障網,正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
夯實“四梁八柱”
“養老金去年又漲了200多元,我的日子過得挺踏實?!?/p>
70多歲的沈陽市民孔阿姨有個小本本,記錄著每年養老金增長的數目,也記錄著有保障的晚年生活。2021年,我省再次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惠及全省838萬退休人員。
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笆奈濉遍_局之年,我省進一步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夯實社會保障的“四梁八柱”。
鞏固和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落實遺屬待遇暫行辦法,壓實發放主體責任,確保了760余萬企業離退休人員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
統籌推進各項制度改革,順利通過深化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工傷保險省級調劑金制度,全力推進失業保險省級統籌,落實失業保險擴圍政策。
堅持推進待遇保障制度改革、醫保支付方式改革、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打擊欺詐騙保等重大任務,全省政策范圍內職工醫保報銷比例達80.1%,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達67.8%。
九層之臺,始于累土?!暗鼗狈€,才能保障“高度”升。
2021年,我省各項社保待遇水平穩步提升,城鎮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總體提高4.5%;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均財政補助標準提高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于580元;失業保險金月人均發放標準提高47元,達到1558元;一級工傷人員傷殘津貼、生活護理費和供養親屬撫恤金標準總體提高4.5%,最低標準分別達到2722元、2129元、1247元。
2021年7月1日,盤錦市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正式實施,74歲的蔣開虎成為首批受益的參保人。他告訴記者:“以前每個月支付給護理機構的費用是3960元,如今長期護理保險承擔了2150元,大大減輕了經濟負擔?!?/p>
社會保障網越織越密,確保各類群體共享發展成果。2021年,全省保障低保對象99.54萬人,累計發放保障金46.78億元;城市、農村低保平均標準分別達到705元/月和6107元/年,增幅分別達到4.9%和9.9%。城市、農村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平均標準分別達到1160元/月、737元/月,孤兒集中、分散供養保障人均標準分別達到2048元/月、1629元/月,城鄉之間、地域之間救助差距進一步縮小。
提升幸福指數
幸福不幸福,群眾最有發言權。
今年,丹東市人社局設立“辦不成事”窗口。這個服務窗口主要解決一些因政策、歷史遺留等方面問題在正常窗口無法辦理的“疑難雜癥”,受到群眾點贊。
用改革做減法。我省各級社會保障部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加大力度推動信息化建設,從業務整合互通到推行告知承諾,再到優化窗口設置,簡事項、優流程、減材料、壓時間、少次數,一批過去要“跑斷腿”“磨破嘴”的事情得以便捷辦、快速辦。
以服務做加法。我省在實現省內、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基礎上,加快推進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實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省內、跨省無備案通刷通用。截至目前,我省門診異地就醫直接結算59.6萬人次,藥店直接結算356.4萬人次。
大數據“加持”,客戶端“上線”,數字場景的多點應用,讓社會保障服務的“應用版本”不斷更新、升級,讓群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加強“金保工程”建設,全面實施“互聯網+人社”行動計劃,積極推動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全面上線應用國家醫保信息平臺,開通門診費用跨省結算定點醫療機構2027家、定點藥店15329家,提前實現縣區全覆蓋。小小的社保卡經過多次升級改造,已涵蓋異地就醫、社保轉移、養老金測算等近百項人社領域服務功能。全省醫保電子憑證激活使用率達到53%,群眾就醫從“卡時代”向“碼時代”蝶變,沈陽市在全國率先實現醫保電子憑證“一碼通城”多領域應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