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唐佳麗報道 為推動我省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及早開工建設,省財政廳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完成本溪至桓仁段、凌源至綏中段(簡稱“本桓、凌綏”)兩條高速公路PPP項目物有所值和財政承受能力評估論證工作。3月3日,記者從省財政廳了解到,日前,兩個項目實施方案已得到批復,這是我省省本級首次采用PPP模式實施的項目,也是全省截至目前投資額最大的PPP項目。
據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兩個項目投資概算427億元,計劃吸引社會資本302億元,建設里程398公里,預計2026年底建成通車使用。作為省委省政府“推進實施若干重大工程行動”中“暢聯遼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桓、凌綏高速公路的建成,將對加快構建我省安全、便捷、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進省際、市域之間高速公路互聯互通發揮重要作用,并將進一步增強遼東綠色經濟區發展活力,促進遼西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
為推進PPP項目實施,省財政廳立足職能,加強政策指導,積極開展項目前期論證等相關工作。在會同省直有關部門,爭取國家政策及資金支持的同時,相關人員積極參與項目實施方案的評審,指導省交通運輸廳等部門完善項目融資結構、回報機制等核心邊界條件,指導相關部門編制物有所值評價報告、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報告,組織專家開展評審論證,完備決策程序,及時出具審核意見。
此外,在推進PPP項目入庫評審進程中,省財政廳會同各有關部門堅持審慎從嚴原則,妥善處理防風險與促發展關系,確保項目合法合規入庫。相關準備工作的順利開展,為我省尤其是省本級財政有效利用外部資源和社會資本,優化投資結構,拉動固定資產投資,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進行了有益探索。
關鍵詞:
社會資本
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