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少明
最近幾天,一走進自家的櫻桃大棚,大連市普蘭店區四平街道顧家社區村民姜文成的心情就格外愉悅:“你看,櫻桃開始‘轉色’了,再過幾天就能上市啦!”說話間,他眼里放著光,臉上滿是笑容。3畝多的兩個大棚里,100多棵成年櫻桃樹干壯葉綠,綠里透紅的櫻桃綴壓枝頭,長勢喜人。
和顧家社區的300余戶櫻桃種植戶一樣,櫻桃樹就是姜文成家的希望。他說:“自從在政府的鼓勵下,下決心種上櫻桃樹,俺這心里老有底了。”姜文成慶幸種櫻桃這條路走對了。
顧家社區地處普蘭店區北部,村民以往多是在丘陵地上種植“小國光”蘋果樹,產量、效益都很低。姜文成說,地里的收成指望不上,稍有體力的村民都外出打工了。
近年來,大連市緊緊圍繞“提質增效”這一核心,在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同時,積極優化調整農業結構,扶持和引導水果生產特別是大櫻桃種植向規模化、特色化、設施化、集約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俺村就是在這個背景下走上發展大櫻桃產業之路的。”顧家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傳輝說。
由于受傳統種植習慣影響,不少村民起初對種植大櫻桃持觀望心態。“村‘兩委’就帶頭示范,每家都種。”王傳輝說,實實在在的效益是最好的引領棒,村民們隨后陸續跟進。
“按照政府最初規定的標準,扣大棚給補貼,種櫻桃也有補貼。”在政策的激勵下,很多村民淘汰了老舊蘋果樹,改種大櫻桃。“往前數幾年,你來俺這兒,滿眼看到的都是品種一般的蘋果樹。現在完全變了樣,櫻桃成了主角。櫻桃大棚有400多個,露地櫻桃有300多畝,產值達4000萬元,種植結構調整讓俺村徹底翻了身。”王傳輝高興地說。
讓王傳輝更自豪的,是顧家社區的發展前景。大連市積極落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序銜接要求,對顧家社區這些原低收入村的產業扶持不減力度;大連市現代農業生產發展服務中心與顧家村通過開展支部共建,對果農進行常態化農技“扶智”,同時選派科技人員擔任“第一書記”常駐村里;顧家社區日前被一家金融機構評為“信用村”,今后,村民貸款更便利、利率更低……
“你說說,有政策管,有專家幫,還有金融支持,俺這邊的日子錯得了嗎?”王傳輝笑著說。
關鍵詞:
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