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雖是星期六,對于熱盼走出疫情影響的企業來說,不是休息日,而是必須搶抓的工時。
為了把省市出臺的一系列惠企助企政策措施,第一時間送到位、落到地,皇姑區工作專班——由區長、副區長帶隊,稅務、財政、金融、街道等多條線工作人員組隊——一早出發,腳步密集,把“咨詢臺”和“辦公桌”直接搬進了企業。
政策全覆蓋,為企業解渴解困
在沈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沈飛”),6000余人已被封閉廠區21天,幾乎是住在了生產線上,確保訂單正常交付,更迎來了一季度開門紅,實現與去年一季度相比同比增長。“每一輪核酸檢測都有專人進廠給我們做,不與社會面交叉;物流、原材料進出廠區通行安全、順暢……非常感謝皇姑區的支持!”公司負責人說。
工作專班此行,又送來了精心梳理好的“政策組合禮包”,像沈飛這樣的制造業大型企業,可享受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研發費用100%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稅率15%等多項稅費優惠。
與沈飛這樣的“巨無霸”相比,大量中小微制造企業更待政策“輸血”。在剛復工兩天的沈陽勝達興印刷有限公司,負責人向工作專班倒起了苦水,受疫情影響,一季度收入銳減。但也有信心和希望,公司去年引進的東北三省唯一一臺世界先進的HP1200高清數字印刷機,無污染、無排放,很有市場競爭力。
通過增值稅期末留抵退稅政策,皇姑區為該公司辦理退稅62萬元,解決資金周轉問題。工作專班還現場詳解政策,待公司實現銷售收入后,可享受制造業中小型企業緩稅、小微企業所得稅減免以及“六稅兩費”減50%征收等多項國家、省市出臺的新政。同時輔導企業在設計能力上爭取具備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資質,進一步享受政策優惠。
為了把各項財稅支持政策精準送達,讓復工企業在最短時間內解渴解困,皇姑區從快速推送全覆蓋,到逐戶評估精輔導,再到政企互動深研,階梯式推進財稅支持政策落實落地。“一封信”“一碼三群”“稅企通”等多平臺宣傳政策;“云輔導”“直播課”等多形式講解政策;“掌上辦”“指尖辦”等多渠道落實政策……通過一系列“連招”,在短時間內將財稅支持政策推送至全區42594戶企業及個體工商戶。
據統計,截至目前皇姑區累計辦理退稅372筆,金額6104萬元。其中,留抵退稅359筆,金額5916萬元,預計4月份突破1億元。快速到位的政策春風,讓企業感受到了城市暖意,提振發展士氣。
紓困總動員,按下復蘇“快進鍵”
秉承“有效、有序、有力”原則,皇姑區堅持抗疫情、促發展雙向統籌,調動并明確各部門責任,全方位幫助企業解決經營難題,為全面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推動經濟復蘇。
皇姑區政府成立復工復產熱線專班,開通86010000-2企業熱線,僅三天時間就為500余家企業提供分類指導服務。針對當前復工復產人員跨區不能到崗難題,區人社局、區工信局、區商務局、區營商局等單位主動對接,為9家保供企業及員工發放通行證2000余張,協調解決601所、航天新樂等企業員工700余人跨區返崗。
專班統籌工信、發改、金融、科技、商務等經濟戰線各部門,制定明確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流程,簡化審核流程,壓縮審批時間,服務企業穩中有序恢復生產。為了盡快恢復金融輸血功能,皇姑區金融局為169家金融機構辦理開復工手續,將5家金融機構惠企信貸產品推送至企業、園區等各平臺。
為了推進重點項目復工復產,皇姑區發改局第一時間牽頭成立專班,協調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各街道加入,對重點項目單位進行政策指導、解決項目開復工遇到的問題。每天4個微信工作群在線,受理重點項目復工復產問題29個,已全部解決。皇姑區房產局深入各房地產開發企業現場,助力中海源境、華潤九悅、美的瀚堂等三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售樓處)順利復工復產。
皇姑區市場局專班駐點副食集團塔灣庫,為百余家零售藥店及其從業人員開具保供證明,消除企業營業顧慮,保障市民日常需求;區人社局為企業提供“網上辦+預約辦+延期辦”服務,受疫情影響的業務采取權限放寬、日期延緩等措施緩解企業辦事壓力,確保常態工作“不停擺”。
皇姑區法院出臺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六個方面20項舉措,妥善處理涉疫糾紛,嚴懲涉疫違法犯罪,深化智慧法院系統應用,疫情期間線上審理案件100余件,為復工復產企業和勞動者提供司法便利。
截至4月17日,皇姑區規上工業企業復工率100%;140個在建重點項目中,已有78個實現開復工。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葉青
關鍵詞:
沈陽市皇姑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