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為認真落實沈陽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無物業小區、散體樓合圍管理要求,于洪區統籌謀劃、多措并舉,全力全速全責推進散體樓合圍、無物業小區物業引進工作,構筑起常態化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問:于洪區在推進無物業小區、散體樓合圍管理有何創新舉措?
答:因地制宜,創新數字管理舉措。按照“一樓一策”原則,通過設置門衛室、安裝道閘桿、砌筑園區大門及圍墻等,對單體、散體樓進行單獨封閉或與臨近小區、臨近散體樓合并管理。同時,以市信息化平臺為依托,將“盛事通場所碼”張貼至各小區出入口,特別是在沙河子小區和省委干休所小區安裝了智能閘機,進一步提升了小區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為有效推動物業引進,區委組織部聯合區房產局召開“物業超市”推介會,為無物業小區引進規范物業服務提供“物業公司清單”,各街道結合“清單”,本著因地制宜、“一園一策”通過采取招標、意向洽談等多種形式扎實推動解決。
問:針對推進散體樓、無物業小區合圍管理工作過程中資金難題,如何解決?
答:政府引導,探索物業市場化發展道路。針對推進散體樓、無物業小區合圍管理工作過程中資金難題,于洪區堅持政府引導、搭梁架橋,采取“政府投一點、企業讓一點、居民交一點”的方式,吹響了散體樓、無物業小區合圍管理的“沖鋒號”。
政府投一點,解決“開頭難”,區財政列支779萬元,以0.2元/平/月標準對引進的物業企業給予補貼;企業讓一點,解決“中梗阻”,原有封閉小區物業企業延長觸角、擴面合圍,將附近散體樓、無物業小區納入管轄范圍,切實做好封閉式管理;居民交一點,解決“可持續”,街道、社區、物業公司共同參與,采取宣傳引導、入戶調查等方式,了解民眾所需所盼,逐步引導居民先試后買主動交費,推動物業企業走市場化發展道路,實現良性循環。
遼沈晚報記者 朱柏玲
關鍵詞:
物業管理
物業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