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工業技改對擴內需、強投資、穩增長、調結構具有重要作用。我市深入挖掘工業技改需求潛力,積極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引導,加快推動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技術創新、綠色化改造,提升企業智能化、數字化、集約化水平,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7月28日,在特變電工沈變公司(以下簡稱“沈變公司”)投資6.4億元建設的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現場,記者看到,特高壓變電技術工程檢測中心的試驗大廳及各車間正在進行外墻面板安裝,項目正在穩步建設當中。
現場負責人告訴記者,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的建設將對企業整體的研發試驗能力進行提升。項目建成后,沈變公司將從原有的僅支持500kV以下套管試驗能力,升級為具備交、直流1100kV及以下穿墻套管、閥側套管等各類套管的生產和試驗能力,沈變公司將成為我國產品電壓等級最高、產能最大、試驗能力最強的套管制造企業。
加大技術改造投資已經成為沈陽企業提高市場競爭力的“不二法門”。近年來,沈陽市工業企業掀起了“技改熱”,工業技改投資跑出“加速度”,企業技改成工業投資新增長極,正加快沈陽工業高質量發展進程。有數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達到了85.6%,占工業投資的44.3%。其中,華晨寶馬產品升級、德克斯米爾汽車線束等汽車整車及零部件產業占五成以上,特變電工特高壓套管研發制造基地、三一重裝掘進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等裝備制造業項目也貢獻突出。
沈陽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市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扶持作用,從傳統產業技術改造、智能升級、綠色節能、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等方面,積極推動“沈陽制造”邁向“沈陽智造”,推進工業企業綠色發展和服務化轉型,在擴大有效投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果。
下一步,沈陽將持續加大力度推動在建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形成有效投資。發揮龍頭和頭部企業的帶動作用,圍繞新興產業培育,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升級,深入挖掘技改投資潛力。發揮區縣主體責任,圍繞全市產業園區建設和“老原新”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狠抓項目謀劃和招商,吸引大項目、好項目落地。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黃超)
關鍵詞:
同比增長
技改投資
技術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