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持續領跑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31.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8.3%,稅收收入年均增長26%。
(相關資料圖)
近日,沈撫示范區舉行“喜迎黨的二十大、改革創新做示范”五年發展成果主題新聞發布會,總結近五年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和積極成果。
市場主體總數是原來的8倍
體制機制改革成效明顯
發布會上,沈撫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董峰表示,作為遼寧改革創新“試驗田”和生態環境保護“樣板間”,近年來,沈撫示范區堅持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快速度推動改革創新,持之以恒打造了涵蓋用人制度、行政審批制度、網格化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十大領域改革”體系,統籌推進110項改革措施,形成50余項制度性創新成果。堅持問題導向的“多網合一、一網統管”網格化社會治理體系正在逐步建立;以項目為中心的全員招商體制不斷優化;“企業開辦7環節僅需2小時”、社會投資項目“拿地即開工”、產業圖譜精準招商等3項經驗做法收獲好評并在全省推廣。近五年來,示范區新增市場主體73891戶,目前市場主體總數是2018年初的8.4倍。
高新技術企業增長242%
科技型企業隊伍壯大
近年來,沈撫示范區積極引入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東北大學沈撫工研院等產學研項目落地,重點圍繞破解高溫合金、高端軸承鋼、特種材料等領域難題,積極吸引了一批科學家團隊,全面構建具有示范區特色的政產學研協同創新體系;加強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作,打造了具有影響力的示范區科技型企業集群。
近5年來,沈撫示范區高新技術企業增長242%,科技型中小企業增長316%。
數字經濟企業將達到200家
創新型產業體系日趨成熟
近年來,沈撫示范區全面落實做好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積極融入“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著力打造數字經濟、生命健康、信息技術應用及裝備、智能制造、新材料和氫能、現代服務業等六大產業集群。目前,遼寧龍芯智慧產業集群、特種機器人研發生產基地中煤科工等一批產業龍頭企業已經落地;六大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到今年底數字經濟企業將達到200家;引入國家蛋白質中心沈撫生命科學園等前沿項目,建設遼寧省腫瘤醫院新院區等一批醫療機構,目前在建三個三甲醫院床位達到8500余張。
(沈陽晚報、沈報全媒體主任記者 王彩麗)
關鍵詞:
創新示范區
高新技術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