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新華社客戶端沈陽9月27日電(記者李錚、于也童)“我的血汗錢差點沒了,多虧你了,老張!”“大姐,你說我天天叨咕這點事,你咋還能迷糊呢,我再教你一遍國家反詐中心App的用法……”
近日,沈陽市公安局渾南分局五三派出所轄區內的市民李某接到冒充客服的詐騙電話,被騙子洗腦,所幸在準備轉賬時,被民警張德柱及時勸阻。
今年51歲的張德柱是五三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民警,也是居民們心中的熱心老張。在這個全市警情最多、社情最復雜、人口流動性最大的派出所,張德柱整整工作了14年。隨著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多發,張德柱深刻意識到開展反詐防騙宣傳的重要性,他挨家挨戶上門,由點到面深入宣傳,把反詐工作做到人民群眾心坎里。李某已經是張德柱成功勸阻、幫助的第2596名群眾。
每天早起,張德柱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手機里21個業主群、5個商戶群、兩個平安志愿者群的6000余名群成員推送反詐宣傳信息、典型案例和防范措施。
“現在騙子都學會根據人群‘精準詐騙’了,我們做反詐宣傳,更要杜絕模式化,必須入腦入心。”張德柱說。
張德柱采取錯時工作法,堅持晚上6點到8點上門宣傳,他連續數月入戶走訪,走完了轄區65棟居民樓、176個單元、6910戶。張德柱還發動轄區內135名志愿者組成了“反詐宣傳先鋒隊”,利用黨員、網格員、人大代表等群體的力量,深入群眾開展針對性宣傳。
張德柱說,只有“點對點”精準化反詐宣傳,才能做到“宣傳無死角,防騙全覆蓋”。他介紹,對離異女性群體,應重點介紹“殺豬盤”騙局等騙子常用的劇本與話術;對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大學生群體,宣傳重點集中在“輕松月入過萬”的刷單類騙局;對老年人群體,則通過下載國家反詐中心App就送雞蛋、口罩等方式進行宣傳效果更好。
目前,張德柱已累計預警電信網絡詐騙案件2605例,勸阻金額近1900萬元。“反詐宣傳要做好‘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加’出群眾力量、‘減’掉個別僥幸、‘乘’上科技含量、‘除’去風險隱患,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把反詐工作做強做實。”
關鍵詞:
四則運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