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火紅的雞心果咬一口嘎嘣脆,汁多甘甜;摘掉紙袋,寒富蘋果的臉蛋正快速上色;香酥可口、皮薄黃瓤的大榛子,正待八方游客……國慶長假臨近,昌圖縣泉頭鎮馬家村即將迎來最美豐收采摘季。
“今年我們的蘋果、雞心果、榛子大豐收,就等‘十一’期間游客來采摘了。”馬家村黨支部書記許小東說,“在國慶假期,我們已連續7年舉辦采摘旅游節,平均日接待游客達2000人次。”
發揮地處潛山區、光照充足的優勢,馬家村早前就有種植寒富蘋果和榛子的基礎。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和清退小開荒政策,村里專門成立裕泉榛果專業合作社,注冊了“裕山泉”農產品品牌,采取“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開始種植蘋果、雞心果、榛子及大棚草莓、香瓜等,大力發展特色產業。目前,全村已有寒富蘋果2000多畝、榛子6000余畝。
“合作社統一管理、提供市場信息,通過積極打造百果園,現在我們村已發展適合采摘的瓜果10多種。由于品種好、土壤好、光照好,馬家村榛子不但比別的地方下來得早,而且價格每斤也都貴2元錢。”許小東說,通過合作社專業化管理,榛子畝產已經由當初的不足50斤提高到200多斤。
走進雞心果、蘋果采摘園,循著“嘎嘎”叫聲,只見一群羽毛雪白的大鵝正在園內吃草。“我們的采摘園不打除草劑,完全是原生態經營。讓大鵝除草,讓溜達雞幫捉蟲,既保證了果品質量,又增加了額外收入,每個雞蛋賣到一塊五毛錢都供不應求。”管理員劉明明介紹道。
實施“村社合一”,大力發展特色產業、鄉村采摘游,引進天貓優品服務站,讓村民嘗到了甜頭,積極性愈發高漲。如今,全村597戶村民,已有100戶加入了合作社,僅榛子一項年戶均就能增收70%以上。去年,馬家村人均收入1.6萬元,比成立合作社前提高5000元,許多村民家里都買了小轎車。
賞大風車、吃農家菜、住蒙古包,滿眼綠色、空氣清晰、寧靜養心的馬家村,隨著采摘游名氣越來越大,就連五百年的老榆樹都成了一道風景。為發展鄉村游,村里又規劃了以采摘觀光為主的裕泉生態谷旅游景區,建設了垂釣園、景觀長廊、裕泉驛站等景點。目前,生態谷內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四季采摘游產業已初具規模。(狄文君/攝)
(遼寧日報 記者 : 狄文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