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一臺玉米聯合收割機正開足馬力,伴隨著收割機的轟鳴聲,一排排玉米瞬間傾倒,機器過后,地面上留下粉碎過的秸稈。一個來回,收割機里一粒粒色澤金黃的玉米粒傾吐而出,把三輪運糧車堆得滿滿當當。
春播一粒種,秋收滿擔糧。近日,在沈陽市蘇家屯區佟溝街道4.1萬畝玉米迎來收獲,放眼望去,黃澄澄的玉米簇擁成一片金色海洋,田間地頭一派繁忙的景象。粗壯的玉米稈上掛著碩大的玉米包,村民們正搶抓晴好天氣開展機收作業,確保顆粒歸倉。
在劉千村,連片的玉米地長勢旺盛,正在田間作業的玉米機械化收割機“突突”前進,從高空俯瞰,轟鳴不息的農機,一望無際的玉米田,忙忙碌碌的身影,灑落田間的汗水,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壯美的田野豐收圖。
“今年的雨水好,玉米掂著分量也重,穗也大,肯定是個豐收年。”種糧戶開心地說。
據了解,佟溝街道為有效利用土地資源,增加產出和產值,鼓勵農民改變傳統種植模式,積極推廣玉米蔬菜復合帶狀種植新模式,在玉米寬窄行種植,能夠增加通風透光、增加邊際效應,在保證玉米產量不變的前提下,每畝地增加約1000元的收益。
村民們在分享豐收喜悅的同時,玉米秸稈也找到了“好歸宿”。為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佟溝街道“秸”盡所能,大力發展秸稈能源化利用。2021年秸稈年產出量2萬噸,綜合利用率98%以上。主要利用秸稈代替燃煤供暖,在解決秸稈露天焚燒問題的同時,實現資源再利用,從根源解決燒荒難題和秸稈全量化處置。
(遼寧日報 記者 : 劉桐)
關鍵詞:
遍地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