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聽鄰居說,來咱們社區,如果不是特別挑剔的話,10天之內肯定能找到個挺好的工作,沒想到這才倆小時,我就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我真幸運,朝陽社區的網格化就業服務也是真給力!”11月25日,剛剛通過社區找到工作的撫順市望花區和平街道朝陽社區居民王志遠很是高興。王志遠是一名長途運輸貨車司機,因為患上了腰脫,不能再繼續工作,找到社區尋求幫助。讓他沒想到的是,社區在一天之內便幫他找到了一份短途運輸工作,解決了燃眉之急。
記者了解到,在朝陽社區,有勞動能力、就業愿望且在勞動年齡內的居民就業率達到98%以上;“零就業家庭”保持72小時內動態清零。這個社區還因此獲評第五批“國家級充分就業社區”。該社區破解就業難題究竟有何“秘訣”?
答案就是:該社區靈活運用“一網一圈一云一機制”,推出線上線下、精準高效的智慧就業模式。
朝陽社區將社區劃分為8個網格進行管理,推行就業服務指導員、就業服務專員和重點企業聯絡員“三員”聯動,按網格對就業服務對象進行信息采集和匯總。同時,建立了失業人員聯絡員制度,聘請社區志愿者擔任聯絡員,將勞動保障工作網絡延伸到單元;建立了失業人員訪談制度,及時了解失業人員的思想狀況、就業愿望、培訓意向,有針對性地開展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建立了失業人員“初登記者必訪”制度,為每位失業人員建立動態管理臺賬。
對“零就業”家庭、單親及大齡失業人員等就業困難群體,朝陽社區建立起幫扶責任制度,根據他們的不同就業需求制定有針對的幫扶計劃和措施,提供職業指導援助、優惠政策援助、崗位信息援助、技能培訓援助和生活保障援助。對各類失業人員進行分類登記,做到一人一檔、一戶一冊,通過“網格就業失業登記信息管理體系”建立基礎臺賬,上門走訪、跟蹤服務,并通過抓觀念轉變立志、抓技能培訓強技、抓崗位開發騰崗、抓就業服務促優等舉措,幫助有就業愿望的就業困難人員盡快盡早實現穩定就業。
朝陽社區內商貿服務企業和個體網點較多。朝陽社區黨委書記荊雪介紹:“在走訪中,我們發現這些企業網點用工需求迫切,就建立起‘家門口’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站,構筑起以兩公里為半徑的就業服務圈,實現就業一站式服務。”
為群眾提供路徑最短最優的就業服務,朝陽社區依托大、中、小型商戶,構建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社區就業服務保障站實行工作日延時服務,雙休日、節假日錯時預約服務。
朝陽社區還積極打造“智慧就業”云平臺服務品牌,將就業服務搬到線上。求職者可在網上提交簡歷和崗位需求,還可以查閱招工信息,只需動動手指,足不出戶便能完成求職全過程。社區工作人員對用工信息和簽約面試進行審核把關,確保就業安全穩定。
朝陽社區還廣辟就渠道,通過企業騰崗吸納一批、社會公益設崗安置一批、服務實體增崗造就一批等,大力開發就業崗位。量體裁衣,開展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定點單位現場培訓、訂崗培訓和訂單式培訓,提高失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創新工作思路,積極開展就業幫扶十日辦結、社區就業活動周、“樹典型、表先進”等特色就業服務活動,促進居民就業率不斷提高。(崔振波/攝)
(遼寧日報 記者 : 崔振波)
關鍵詞:
朝陽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