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有經濟布局優化調整,國企改革不斷深入,國資監管效能提升……2022年,我省國資國企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疫情防控和國資國企改革發展,不斷推動國有經濟運行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日前,記者從省國資委了解到,截至2022年11月末,我省納入省國資委財務快報統計口徑的135戶國企資產總額15844.6億元,累計實現營業總收入1585億元。其中,14戶省屬企業資產總額5721.9億元,實現營業收入800.4億元,利潤總額21.8億元。
2022年,全省國資國企系統不斷優化調整國有經濟布局結構,發揮好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提速見效,省屬企業完成年度投資158億元。遼水集團的遼河干流防洪提升工程、大伙房水庫輸水二期二步工程,能源控股集團南票和康平風電及光伏項目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交投集團全年投資近百億元,全面開工建設沈山高速改擴建項目、沈白鐵路項目等重大基礎設施。持續深化央地合作,鞍鋼集團重組凌鋼集團有序推進,31對央地企業合作項目已全部制定方案,落地資金32.67億元。同時,省國資委積極協調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華電等央企與省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多領域多層次深化央地合作。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收官之年,全省國資國企系統不斷增強改革系統性、針對性。對210戶省屬各級企業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進情況開展督查評估,梳理出的1162個問題全部完成整改,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高質量收官。在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方面,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推動黨的領導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董事會運作進一步規范,141戶省屬各級企業100%實現董事會應建盡建,100%建立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66戶重要子企業100%落實董事會職權。在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方面,省屬各級企業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實現全覆蓋,探索市場化選聘15名經理層成員。著力轉換混改企業經營機制,全年通過混改引入資金27.5億元。
(遼寧日報 記者唐佳麗)
關鍵詞:
國有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