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沈陽205萬外來人口中,相當大比例為通過就業、就學等方式來到城市生活的新市民,他們為構建美好便捷的城市生活貢獻著重要力量。
為了讓新市民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就業,記者1月9日采訪獲悉,在沈金融機構不斷創新推出服務新市民舉措,提高新市民金融服務可得性、精準性和滿意度。
助力新市民在沈陽安居
【資料圖】
楊先生是一名為他人三餐穿梭于大街小巷的外賣騎手,2017年從老家河北來到沈陽工作。不久前,楊先生在市內購置了一處兩室的房子,成功在沈陽安居。“房子是貸款買的,手續不麻煩、利率也不高。這要是擱以前,都不敢想能這么順利就把貸款辦下來。”他說。
為滿足新市民合理購房特別是首套房的信貸需求,在沈各家銀行近期加強了對新市民的購房融資服務。在浦發銀行沈陽分行,新市民辦理住房貸款可申請綠色快速審批通道,實現快速審批。結合新市民具體情況,該行還探索多種還款方式,減輕新市民前期還款壓力等,為新市民客戶提供住房安居金融服務。
興業銀行沈陽分行的個人住房貸款規模則優先向新市民、農戶等客群傾斜。在受理新市民按揭貸款業務時,依據借款人資質情況實行差異化定價,其中針對住房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給予不低于監管部門及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對住房貸款的最低利率要求。
信貸、保險領域全面發力
加強金融服務供給,可以進一步提升新市民群體的生活幸福感。記者在平安人壽沈陽網點內看到,該網點特別設立了新市民服務窗口,為新市民提供專業服務。日前,在沈城某快遞公司工作的快遞小哥著急用錢,帶著保單來到網點后,柜員幫助其辦理了保單貸款業務,不到三分鐘即完成了貸款流程。遼寧省保險行業協會負責人介紹,各保險機構從新市民需求出發,進一步擴大保險服務供給,同時適當降低新市民保險服務門檻,有效整合多維度數據,對新市民進行精準畫像和風險評估,降低保費門檻與起保要求,擴大商業保險覆蓋面,簡化新市民保險業務所需資料和手續環節,為新市民提供便捷保險服務。
小微企業是吸納新市民創業就業的重要領域,從這個角度來說,扶持小微企業發展,有助于穩定新市民收入水平,利于新市民在城市的生活與發展。記者從多家在沈銀行了解到,各銀行持續加大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融資成本,實行零開戶手續費、零賬戶管理費及各項電子渠道服務減免政策,為企業減費讓利。與此同時,在個人消費貸款業務方面,對于符合條件的新市民納入給予線上小額信用消費貸款額度,并適當放寬準入條件。
金融服務吸引“潛在”新市民
新市民金融需求呈現很大差異,針對即將畢業步入社會的大中專學生,即潛在的沈城新市民群體,工商銀行沈陽分行積極對接沈陽市政府的“興沈人才計劃”,針對大中專畢業生核心需求,推出“1+5”金融服務方案。該方案以一張第三代社保卡為載體,從宣講金融知識、提供社會實踐機會、解讀就業動態,引入線上消費平臺、搭建校園消費商圈等五大維度,加強對即將畢業的大中專學生的金融服務力度,提升了“潛在”新市民對金融服務的滿意度和信賴度。
記者當天還從遼寧銀保監局了解到,為推動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務,加快助推新市民的市民化進程,該局圍繞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動態跟進新市民信貸、保險等專屬金融產品及特色金融服務,引導更多金融資源向新市民傾斜。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高級記者 劉洋)
關鍵詞:
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