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撫順市統籌發展和安全,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工業立市、工業強市、產業興市”,加快打造“兩大基地”、發展“六大產業”、推進“三個融合”、建設“五個撫順”,持續轉作風、優環境、抓落實,轉型振興取得新成效。
關鍵詞
工業轉型
(相關資料圖)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300億元、增長15%,結構調整“三篇大文章”省內排名前列,內生動力顯著增強,多元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工業立市根基更牢,工業強市動能更足。骨干企業持續做強,石化公司產值550億元、增長36%,拉動下游產值增長11%。撫礦集團產值75億元、增長13.6%,光伏項目并網投運。新鋼鐵產值162億元,鋼材產量增長4.1%,“5G+”平臺達行業領先水平。撫特鋼產值80億元、增長5.8%,18個新產品實現國產替代。
新興產業加快布局,總投資18.6億元上藥集團綠色原料藥生產基地等6個項目開工建設,鑫盾醫藥等6家企業達產達效,生物醫藥產業初具規模。東科電解液溶劑產能達20萬噸,隆騰年產16萬噸負極材料項目開工建設,中化建超高分子隔膜項目進展順利,鋰電池原材料產業快速發展。
創新動能不斷積聚,建成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12家,冶金長流程碳中和關鍵技術獲批省級中試基地。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10%,撫順市成為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市。聚焦“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實施數字化改造項目110個,鴻邦智能在線檢測列入工信部優秀示范場景,2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建成投用。高新技術企業149家、增長20%,科技型中小企業466家、增長84%,瞪羚雛鷹、專精特新企業分別增長27%和60%。高新區發展提速,友聯科技等24個項目開工建設,東聯安信等10個項目建成投產,園區企業總數達153家、產值超百億元,電解液及隔膜材料特色產業集群通過國家認定,獲批省綠色工業園區,成為撫順市創新創造活躍區、新興產業集聚區、動能轉換先行區。
關鍵詞
城鄉面貌
防污治污力度加大,強力推進中央和省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投資3.15億元三寶屯污水處理廠擴建項目開工建設。空氣質量優良比例91%、提高5.4個百分點;國考斷面水質達標率100%,大伙房水庫水質保持Ⅱ類標準;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生態修復多點發力,完成“三區三線”劃定,投資22億元遼河流域(渾太水系)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上游撫順段高效實施,西露天礦災害治理完成投資10.4億元。建成綠色礦山5座,人工造林5.6萬畝、森林撫育7.4萬畝,新賓滿族自治縣松材線蟲病防治成效明顯。節能降碳有序推進,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穩定運行。省級綠色工廠達12家。新上項目能耗強度0.45噸標煤/萬元,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城市功能不斷完善,改造老舊小區14個、三供管網224公里。整治集貿市場34個,設置垃圾分類收集容器1.4萬個。維修改造公交場站22座,安城橋、貴城橋建成通車,交通擁堵有效緩解。文明城市創建取得新進展。
關鍵詞
鄉村振興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完善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投資1.2億元實施幫扶項目137個,脫貧人口收入持續增長,未發生規模性返貧。新建高標準農田31萬畝,黑土地保護39萬畝,糧食播種面積190萬畝、產量17億斤,糧食安全保障有力。新增中藥材5萬畝、食用菌1700萬段、山野菜2萬畝;單片黑木耳等14個農產品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富春農業、興京御貢獲評國家級生態農場,新增省級示范家庭農場22個,新賓農業園區獲批省級園區。新建改造農村公路242公里,新賓滿族自治縣獲評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綜合整治河道107公里,實施飲水安全工程139處。建成省級美麗宜居村57個,新賓縣永陵鎮、清原縣南天門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完成“大棚房”“違建別墅”“戶廁整改”等專項整治任務,亂占耕地建房整治取得階段性成果。
關鍵詞
民生保障
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以上,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2%和6%。就業、物價保持平穩,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2%,新增城鎮就業10193人、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教育“雙減”扎實有效,普通類本科進線率達75.7%、人數增加超千人。健全醫保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兩病”門診用藥報銷比例提高10個百分點,傳染病院改擴建項目投入使用。新改建健身場地143處,舉辦文化、旅游、體育等惠民活動155場次,雷鋒紀念館獲評省級文明旅游示范單位。花園社區等4個社區獲評“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公開承諾的十件民生實事全部兌現。
(遼寧日報記者 崔振波 整理)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