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業興村美民富新畫卷
——北票市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紀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蒙古營鎮躍進村設施農業。本版圖片為資料片
北票市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辣椒喜獲豐收。
大三家鎮三家村農民“村晚”展演現場。
哈爾腦鄉打造特色美麗鄉村。
2022年,朝陽北票市聚焦“鄉村建設攻堅年”行動,推進鄉村振興,引導人才、技術、社會資本等要素向農村集聚,全面促進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如今,北票市農業更加高質高效,農村更加宜居宜業,農民更加富裕富足。一幅幅產業興、鄉村美、農民富的壯美畫卷正在廣袤田野上徐徐鋪展。
產業興旺倉廩實
眼下,正是蒙古營鎮躍進村忙碌的季節,大棚里熱火朝天,人們正在采摘西紅柿,為了趕在春節期間賣上好價錢。
這個“番茄小鎮”的品牌格外響亮,其核心就是躍進村,該村擁有高標準日光溫室1000余棟,戶均3棟棚,是以原味西紅柿為主的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在番茄種植過程中使用農家肥、有機肥和生物菌肥,番茄大小適中,外觀紅潤,相比市面上普通的番茄味道更加醇厚。據統計,蒙古營鎮番茄年產量可達1萬噸,年產值約6000萬元,凈利潤2000萬元,每年可促進農戶增收3萬元。
夯實產業根基,既要種得好,也要賣得好。
2022年,鎮里建起蔬菜供銷交易中心。中心投入使用后,每天的蔬菜交易量達到5萬公斤左右,預計每年可為村級集體增加收入10萬元。
放眼整個北票市,除了積極發展番茄、辣椒、雜糧等特色產業外,還推進盛鴻育種、羊肚菌、花菇生產基地建設。持續壯大棚光互補、屋頂光伏等富民強村產業,創建了一批農業產業強鎮和“一村一品”示范村。
北票市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園區、農產品加工、冷鏈物流等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現代化、標準化、規模化農業產業項目,打造全產業鏈,加大農業品牌建設力度,通過全產業鏈拓展產業增值增效空間。以數字化賦能產業全鏈條,開辟農業高質高效新通道。2022年,農產品加工園區實施建設項目18個。各項目相繼開工,對于全市農業產業強鏈、補鏈、延鏈有強勁的推動作用。
產業強,農民富。
北票市建立完善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2022年,完成保護地建設5556畝,保護地投入生產后,給企業、合作社、村集體帶來收益2640萬元左右。新建畜禽養殖小區36個,建成后可增加養殖畜禽量62.5萬頭(羽),實現收益2200萬元。項目可帶動就業人員2420余人,勞動就業收入達726萬元。
如今,以“北票綠道”為軸線,高標準規劃建設一批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農業采摘等新興產業,農民收入進一步提高。加強農產品品牌建設,截至目前,全市有地理標志性品牌5個、有機食品5個、綠色食品9個;農業產業化、品牌化、數字化有序推進,山東圣道智慧農業示范園落地開工,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通過國家初審;北票番茄被評為遼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獲評省現代種業提升示范基地、省智慧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宏發公司東官黃古屯自養場入選農業農村部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積極爭創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生態優美環境亮
北票大地,處處皆景。臺吉鎮西臺吉村綠化、硬化、亮化、美化工程煥然一新;東官營鎮東官營村新建農耕文化驛站引人入勝;南八家鄉紅村沿濱河公路新建慕容廣場、農耕廣場、口袋公園分外搶眼;戶戶實施垃圾分類投放,亮了環境,美了鄉村。
北票市委、市政府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鄉村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點任務。主要領導同志多次實地調研,召開協調會、推進會及拉練觀摩,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兩基”建設把關定向。
經過不斷地探索和實踐,北票市創新提出了農村環境整治“1188”模式,受到省政府專項激勵表彰。“1188”模式,即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一張網,科學規劃鄉村建設一張藍圖,落實“八個一”建設任務,推進鄉村“八化”目標。每個鄉鎮根據自身情況打造一個鄉村建設示范村、一條特色產業示范帶、一條生態觀光示范路、一批旅游休閑示范點、一條城鎮建管示范街、一個群眾活動示范廣場、一個村部所在地示范組,建設一批美麗示范庭院,加快推進農村實現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文化、治理常態化、服務便捷化。
北票市狠抓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以“掃干凈、碼整齊、拆通暢、清溝渠、保常態”為標準,開展“一拆三清五化一改”行動。制定鄉村建設操作指南,打造產業美、村莊美、庭院美、風尚美的“四美”示范鄉村。持續推行垃圾分類投放,從源頭減量排放,打好農村生活垃圾治理攻堅戰。分類有序推進農村“廁所革命”。
隨著村莊面貌全面提檔,人居環境的標準也從“示范”升級到“宜居”,其內涵也愈加豐富。
2022年,北票市被確定為全省鄉村建設行動試點縣,制訂鄉村建設行動方案,因地制宜完成部分村莊規劃編制,實現城鎮和村莊規劃統籌布局。實施農村路網、水網、電網暢通工程,普及“兩室一場”等便民服務公共設施,農村“雙基”建設明顯提升。加強農村人口飲水動態監測,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及農村飲水安全維修養護項目。做好農村危房改造和抗震改造工作。深入實施農村公路“路長制”,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
一年時間,“北票綠道”亮麗呈現;哈爾腦酒香小鎮、蒙古營番茄小鎮、黑城子花菇小鎮,各具特色;巴圖營鄉高鐵廣場、興順德牌樓公園……一條條整潔的街巷,一處處構思奇巧的休閑公園,一個個特色鮮明的產業示范帶,正在成為北票市鄉村振興的新亮點。
經過不懈努力,“北票綠道”入圍全國最美農村路;建設12個省級美麗宜居示范村,受到省政府專項激勵表彰;南八家子、興順德等10個鄉鎮獲得朝陽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獎。寶國老鎮彌力營村被列入國家級傳統村落名錄。
文化沁潤新風蕩
正值年關,北票市大三家鎮三家村農民“村晚”正在上演,熱鬧非凡。
近日,在以“啟航新征程 幸福中國年”為主題的2023年全國“村晚”示范展示活動中,大三家鎮三家村馬云飛“村晚”活動入選。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僅有三家入選該活動。三家村“村晚”活動共有16個節目,包括舞龍舞獅、歌曲、舞蹈、小品等,節目異彩紛呈,弘揚良好風尚,厚植新風正氣,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風在田野上飄蕩。
北票市鼓勵創作更多文化精品,開展文化惠民演出,展示文化元素,繁榮文化事業。每個鄉鎮文化站均打造特色文藝隊兩支以上,每村都有一支業余文藝團隊,在重要時間節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
北票市堅持因村施策、精準施策,大力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延續歷史文脈,積極組織非遺特色小鎮、民俗文化村等創建工作,推動非遺與產業、旅游融合發展。做好古建筑、文化遺址、工業遺跡修繕保護工作,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發展鄉村文化旅游產業。2022年,龍潭鎮獲評朝陽市非遺特色小鎮,長皋鄉長皋村獲評朝陽市民俗文化村。
北票市大力扎實推進文明鄉村創建融合發展,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健全村民理事會、村民議事會等群眾組織,深入探索“積分制”“清單制”的運用推廣,抵制大操大辦、高額彩禮、厚葬薄養、封建迷信等不良習俗,實現鄉村“道德銀行”全覆蓋,不斷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如今,文明的種子日益植根到每個人的心田,成為人們的自覺行為準則和基本價值取向。
北票市進一步提高鄉村治理能力,讓鄉村和諧有序充滿活力。堅持平臺共建、項目共治、服務共享,全面推行網格化管理,全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深入開展“八五”普法,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綜合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加強社會各領域安全監管,全力維護社會大局穩定。搶抓國家文明村鎮創建契機,支持具備條件村鎮參與評選。
人才集聚事業興
如何培養鄉村人才,怎樣帶著農民一起干、共同富?
北票市堅持內育外引,實施“鄉村振興人才”工程,用好鄉村振興學校、學堂、學點,發揮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基地和沈陽農業大學、農科院專家工作站作用,開展高素質農民、經營主體帶頭人等各類農業技術培訓。堅持領導干部包聯鄉土人才制度,用好“田秀才”“土專家”,挖掘培育鄉土人才隊伍對接農業發展需求,引進農業科技復合型人才。深化“千名專家進園區工程”,引導本土專家下基層開展技術指導。用好農業科普平臺,舉辦農業知識專題講座,推廣先進農業技術。
在鄉村振興學校的教室里,人頭攢動,氣氛熱烈。
“六哥,今年你沒少掙吧?咱村數你最牛。”“要說牛,還得是請來的專家牛,沒有他們支招,咱再使勁也白搭。”臺吉鎮宋杖子村王老漢笑著說。當沈陽農業大學專家走進教室時,從十里八村趕來的農民們立即拿出筆和本,身子坐得筆直,像小學生一樣等著老師向他們傳授“致富經”。
北票市從農村人才隊伍實際出發,建設鄉村振興學校。突出培訓方式、培訓內容、師資管理、架構體系“四個創新”,打造黨建引領振興示范、特色產業發展推廣、黨校學員實踐學習、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四個基地”,積極開展多種形式技術培訓,更新鄉村專業技術人員和實用人才知識,厚植鄉村人才成長土壤,積極引導人才向農村一線集聚,自2022年5月鄉村振興學校建成以來,累計培訓800余人,為鄉村人才振興提供智力支撐。
在北票,越來越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加速涌現。青年人才回鄉創業本土人才茁壯成長,新型職業農民敢闖敢試,給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帶來了新氣象,有力帶動了農民致富,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
堡壘筑強動力足
北票市深知,必須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建強鄉村振興基層堡壘。
配強帶頭人,支部強起來。制訂《北票市開展黨建引領鄉村治理試點工作方案》,確保取得實效。加強“兩委”建設,持續為基層減負,抓實帶頭人隊伍建設,推動軟弱渙散村整治提升。實施“三向培養”工程,每個村至少發展1名致富能手黨員、培養2名黨員致富能手。用好“五抓五促”模式,加大“兩委”班子培訓力度,開展“鄉村振興擂臺比武”,提升“兩委”班子能力素質。堅持“選育管用”,選拔儲備優秀村級后備干部,落實駐村“第一書記”年度幫扶計劃,為鄉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建設示范村,質量提起來。北票市發揮集體經濟扶持村、紅色美麗村莊試點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量。完善村務監督機制,全面落實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等制度。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每個鄉鎮至少創建1個黨建示范村,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黨員站出來,服務跟上來。北票市持續深入開展“萬名黨員聯萬戶 鄉村振興當先鋒”活動,組織全市在職黨員干部職工聯系幫扶農戶,通過采取捐款捐物、代銷農產品、清理環境衛生等方式,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干群關系融洽了,村莊凝聚力強了,實現鄉村振興后勁兒才更足。
此外,北票市還深入推進“萬企興萬村”活動,全市已有16家企業與168個村結成了幫扶對子,通過產業興村、項目帶村、公益幫村、就業扶村等方式助力鄉村振興。
稻菽千重浪,碩果滿園香。在鄉村振興的路上,北票市用生動的畫卷向人們展示了家鄉、理想、未來,都在希望的田野上!(李紅霞)
關鍵詞:
業興村美民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