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大年初五(1月26日),市民李樂欣和父母、妻兒在中街游玩了一整天,到了傍晚仍然意猶未盡。記者當天從沈河區獲悉,農歷除夕到大年初五(1月21日-26日),沈陽中街客流量預計可達150萬人次,全口徑營業額接近2.45億元。
(相關資料圖)
濃濃年味 美美親情
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使“年”及與它相關的情感內涵,深深根植于每個華夏兒女的血脈中。兔年春節,在沈陽中街,處處體現著濃濃的關于“年”的民俗與親情。
大年初一(1月22日)民俗文化巡演成為燃爆古城和中街的第一把“火”。午后的陽光灑滿400年老街中街,伴隨著熱鬧的鼓樂聲,9支舞龍隊、20只舞獅出現在步行街的8個點位。銅行胡同,故宮墻外……鏗鏘有力的鑼鼓和威武雄壯的舞龍舞獅巡游,融入了武術、舞蹈、音樂等多重藝術,既傳承了“揚民族之威、立中國之魂”的傳統文化精神,更為古城打造了新式年味,為沈城人民祈愿新年增添了儀式感和幸福感。
“聽說中街有舞龍舞獅巡游,我馬上就帶著孫子和孫女來了。”市民李慶順大爺說,他小的時候總能看到這樣的民俗表演,如今讓自己的孫輩們也見識見識,“希望癸卯兔年,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吉祥如意平安幸福!”
大年初五(1月26日)的滿族過大年民俗巡演,則讓沈城市民和游客們體會到了東北地區春節獨特的民俗。“我們頭回看到劃旱船、扭秧歌,太有意思了!”來自江西的游客李先生興奮地說。說話間,他還興致盎然地加入到巡游隊伍,踩著鑼鼓節奏,歡快地舞動起來,把周圍的游客逗得哈哈大笑。
農歷小年夜(1月14日)新開業的“大世面”新晉成為網紅街區。來沈陽不見“大十面”,就等于沒見“大世面”。它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一處以胡同為主題的室內休閑娛樂新空間。在這里,巨型開元通寶、皇家金庫縮影金銀庫、新奇創意的網紅樓梯、胡同打卡墻、穿梭在巷陌間的人物IP、國潮立體墻繪、寶藏萃升書屋、祈福連廊等,讓人目不暇接、驚喜不停。
此外,古城內故宮紅墻外,“國泰民安”“祥龍納福”“瑞鳳迎春”“四平走馬”…… 20余組大型彩燈讓古城的夜晚更加璀璨輝煌。
新消費 激活城市煙火
春節,既承載著人們對家濃濃的眷戀,也是當之無愧的年度消費旺季。在沈陽中街各大商場與胡同小巷內,到處都是熱鬧非凡的購物消費場景。今年春節,傳統購物需求與有利的購物環境相遇,涌現出別樣的消費活力。
春節期間,盡管天氣寒冷,但依舊阻擋不了人們的消費熱情。在頭條胡同中央里景區,日均客流量達15000人次,其中大年初四(1月25日)客流量更是突破了2萬人次。胡同內的中街老味道油炸糕檔口前,依舊排起了長隊,純手工無添加油炸糕成為整條街上不得不嘗的美味;“大世面”網紅街區內的鬼包子檔口成為新晉美食打卡地,非遺味道帶給游客全新的味蕾體驗;而胡同云創、潮玩手辦則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步行街上,180多年歷史的老邊餃子店內,堂食排隊等位景象重現,外賣訂單量持續增長。而中街冰點城排隊等候的消費者排到了店外。需求的快速增長也提振了商戶們的信心,許多店家加緊備貨補充人手,應對春節期間的消費熱潮。
沈河區還舉辦了“瑞兔迎春中街喜迎八方客,千萬豪禮傾情回饋家鄉人”促消費主題活動,只要在中街全域單筆消費滿200元,即可參加抽獎。此外,中街商圈內各大商業綜合體也積極響應促消費主題活動,推出了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促銷活動。
在街巷中穿梭,盡享古城購物狂歡;在燈海里徜徉,領略古城文化魅力;更在濃濃的鄉韻里,感受沈城這濃濃的煙火氣。好一個歡樂祥和的中國年!
(沈陽日報、沈報全媒體記者 張晶/文 主任記者 李浩/攝)
關鍵詞:
沈陽中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