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厚 環境優 鏈條全 前景廣
(資料圖)
沈陽市食品產業鏈量質并舉大有可為
沈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張文哲進行沈陽市食品產業鏈招商推介。
沈陽市發展食品產業的優勢有哪些?當前的發展情況如何?2月9日,在2023沈陽農業品牌賦能行動簽約儀式暨新華網溯源中國“種子計劃”沈陽站活動現場,沈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張文哲就上述情況進行介紹。
在遼寧沈陽市沈北新區的田野上,收割機在收割水稻。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產業基礎雄厚 政策環境優良
近年來,沈陽市食品產業鏈量質并舉、速效同增,具備了快速提升的產業發展基礎。
據張文哲介紹,沈陽市食品產業基礎原料產量充足,食品產業化發展水平較高,主導產品為飼料、糧油制品、乳制品及酒、飲料制品、肉制品等,已發展成為制造業第三大支柱產業。
在禾豐牧業沈北飼料工業園生產車間,工人在搬運飼料。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據統計,2022年,沈陽市食品產業鏈完成產值910億元,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比重13.7%。此外,還擁有禾豐食品、桃李面包2家上市公司。
在頂層設計上,沈陽市制定了高效的推進機制,突出發展優勢、產業規模和成長性,優先選取食品產業、高端裝備等八個重點產業領域,試行產業鏈“鏈長制”,組建了由市委書記王新偉、市長呂志成任“總鏈長”,副市長鄭濱擔任鏈長,市工信局等6個市直單位和9個區縣為成員的工作專班。同時,出臺了涵蓋產業發展、科技創新、人才融資等9個方面243條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沈陽華康肉禽有限公司肉雞屠宰生產線。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產業鏈條完善 發展前景廣闊
多年來,沈陽市持續推進食品產業鏈建設,不斷鞏固飼料、谷物加工、屠宰業等行業優勢,基本構建了糧油制品、乳制品、肉制品等重點食品產業鏈,形成了以中糧米業、益海嘉里、富虹、桃李為龍頭的糧油制品加工產業鏈條,以輝山、蒙牛、伊利為龍頭的乳品加工產業鏈條,以千喜鶴、雙匯、阿雷等為龍頭的肉制品加工產業鏈條。
同時,發揮資源集聚優勢,打造高水平的產品加工集聚區,已培育發展出沈北輝山、法庫孟家、康平朝陽、遼中近海等4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聚區。
在新民市大民屯鎮毓寶臺村,農民裝運包裝好的農產品。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沈陽市計劃重點圍繞稻米種植、畜牧業、漁業、糧油制品、肉制品、乳制品和酒、飲料、飼料、速食速凍食品等八大重點產業領域,特醫食品、預制菜、休閑食品等多個新賽道新領域,推動食品產業鏈從種子到餐桌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力爭實現高端化、品牌化、綠色化、融合化、規模化。2023年,食品產業鏈產值力爭突破1000億元,成為沈陽市制造業第三個千億產業鏈。
此外,沈陽市擁有充裕的承載空間,重點發展以沈北新區、蘇家屯區、于洪區、遼中區、新民市、法庫縣、康平縣、渾南區為依托的八大農產品產業集聚區,并依托各地優勢項目及產業基礎,推動全市食品產業鏈向“串珠成線、連塊成帶、集群成鏈”發展。
在沈陽東站,正面起重機將集裝箱裝運到中歐班列上。新華社記者 楊青 攝
區位優勢顯著 人才支撐強勁
沈陽市區位優勢顯著,毗鄰大連港、營口港等多個重要港口,是通向東北亞、連接歐亞大陸橋的重要節點,坐擁東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鐵路樞紐和全國區域樞紐機場,中歐班列發運量保持東北第一。
張文哲表示,“明顯的區位優勢,有利于在沈投資企業將產品輸送到國內外重要城市。同時,作為涵蓋‘七城一區’的沈陽都市圈核心城市,具有區域性消費中心的天然地位,市場潛力巨大?!?/p>
產業要發展,人才必先行。沈陽市食品產業領域現有領軍人才11人,擁有食品產業研發創新平臺21個。
活動現場,張文哲表示,“新華網為沈陽市農產品搭建的傳播平臺,必將為全市農產品品牌注入新活力,引領消費新生態,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創新,助力沈陽市食品產業鏈高質量發展?!?/p>
關鍵詞:
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