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找到目前這份工作,遼寧大連市甘井子區辛寨子街道和合居社區的許崇坦言太幸運了?!吧鐓^門口矗著一塊大屏幕,上面滾動播放著企業求職信息,我沒站一會兒,就相中了現在的工作崗位。走進社區前后沒有10分鐘,社區工作人員就幫我聯系了企業進行面談。”許崇說。
大連市人社局副局長李子剛介紹,截至目前,該市已形成市、區(市)縣、街道(鄉鎮)、社區(村)四級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立“家門口”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站232個,勞動用工、職業介紹、技能培訓等就業服務,在社區就能“打包”辦理。
像大連市這樣,遼寧多市依托城鄉社區全力打造“15分鐘公共就業服務圈”,讓求職者在家門口就能與崗位“對對碰”。
為促進就業,遼寧持續推進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網絡,為縣域內企業和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服務。綜合考慮服務半徑、服務人口、資源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趨勢,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統籌城鄉公共就業服務,推動線下實體網點服務與線上互聯網服務深度融合。2月11日,遼寧各地組織500家各類型企業匯聚大連,1.5萬個崗位線上線下同步推出,直播帶崗火熱霸屏“家門口”的就業服務指導工作站,僅一個上午就吸引了3.3萬名求職者入場洽談。
為了打造“15分鐘服務圈”,遼寧持續簡化優化服務流程,落實“一件事”集成服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保障有專人穩定承擔社保經辦服務,推進社保經辦服務事項“就近辦”;指導各縣全面推行社保經辦服務“線下一門辦、線上一網通、全程一卡辦”;推行人社服務“優辦快辦”,持續推進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和社會保障卡一卡通用,優化關聯事項“打包辦”,擴圍高頻事項“提速辦”,推進更多事項“簡便辦”,推動民生服務事項就近辦理、多點可辦。
沈陽市的“舒心就業”平臺、鞍山市的“百所高校校地聯合促進就業平臺”、丹東市的“充分就業社區網格化服務體系”……今年以來,遼寧省統籌實施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工程,組織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資源向社區、村鎮集聚,各地結合自身實際打造公共就業品牌,創新公共就業服務模式,暢通基層就業服務的“微循環”。
遼寧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上半年,該省城鎮累計新就業44.3萬人,同比增長12.1%。下一步,將推出一系列措施,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保障,致力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網絡,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提供更加優質便捷高效的服務。(記者劉旭 通訊員劉國耀)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