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日下午兩點,一陣小雨過后,84歲的劉道義午睡醒來,喝上一杯熱咖啡,便拿上游泳“裝備”出門了。從位于溪畔路的龍巖軍休所家里到市體育中心,她約需走半小時。“一開始還覺得有點遠,后來習慣了,就當游泳前熱身。”劉道義說。
初春的游泳館內,前來游泳的人極少。在系列游泳前的準備動作之后,劉道義沒有絲毫猶豫,一個猛勁扎進水里,一眨眼就游過十多米,泳池中的看客,不禁向她投去崇拜的目光。
“我是這個館里游泳者中年紀最大的,每天我都要游上兩個小時。”約摸過了10分鐘,劉道義第一次游回岸邊。
沒有獨特的慶“三八”活動,劉道義以這種自己喜愛的日常運動迎接屬于婦女的節日。一切看起來如此平常,沒有誰能想到她竟曾是新中國第二代女飛行員!
翱翔藍天30年,穿過“陸海空”軍裝
時間回撥到1934年,當年劉道義出生于四川樂山的一個貧苦工人家庭,小時候由于家中弟妹多,她只是斷斷續續地上過四年小學。
1951年初,劉道義毅然報名參軍,如愿穿上陸軍軍裝,被分配到二野十軍三十師野戰醫院,成為一名護士。抗美援朝結束以后,野戰醫院被改編為海軍杭州療養院,劉道義又穿上海軍軍裝,并成為護士長。
1956年,已是少尉的劉道義得知空軍正在招收新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時,當即向院領導提出放棄去軍醫大學深造的機會,而去報考女航空員,最終被錄取,從此穿上空軍軍裝。
同年7月,劉道義與從全國各地選送來的新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進入徐州軍空第五航空預校學習,在140多名學員中,她是唯一一名從軍隊招收的學員,也是唯一一名掛少尉軍銜的學員。
劉道義曾負責過葉劍英、陳毅、陶鑄等領導人重要專機領航任務,參加唐山大地震傷員運送,還參加過我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802”軍事演習。
1986年,在兩個空軍運輸機部隊已飛行5000多個小時、達到飛行最高年限的劉道義,結束了30年的飛行生涯,回到曾在同一部隊服役、先期轉業到龍巖工作的新羅東肖籍丈夫張海山身邊。
時尚“老頑童”,比年輕人還有范兒
兩個小時的游泳很快就結束了,記者跟隨劉道義來到她家。丈夫已去世,女兒一家又在外地,多年來劉道義自己一人生活。
記者發現,一進門就能看到的一張長桌上,擺放著劉道義年輕時當飛行員的照片。“看這些照片,我覺得自己就是藍天的女兒!”劉道義走進房間換上軍裝出來后說,“我跳一段《藍天的女兒》吧!”說著,她按下錄音機,甩手、擺腿、旋轉……如少女般舞起來,絲毫沒有什么避諱。
“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有些朋友退休后,閑在家里做家務、打麻將、看電視,枯燥單調。這些年來,舞蹈、游泳帶給我的是好身板和好心情。雖然退休了,照樣可以過得快樂精彩!”劉道義說。
退休后,劉道義始終堅持以前的習慣,每天6點起床,去參加廣場舞活動,下午便是游泳。作為舞場的明星、泳池里的美人魚,認識劉道義的人都親切地稱她為“劉姥姥”,都說她比年輕人還有范兒,是個時尚“老頑童”。閑暇時,劉道義還會前往學校、部隊授課,講講自己的經歷,激勵下一代。
這就是劉道義,一位新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的平凡而精彩的生活。
關鍵詞:
龍巖
老干部
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