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航拍上杭步云鄉云輝村。
上杭縣步云鄉云輝村地處上杭、連城、新羅三縣交界地帶,轄丘山、龍龜兩個自然村,是步云鄉最為邊遠的行政村。4月23日,沿著層巒疊嶂間的山路,記者走進了這個全縣唯一用革命烈士的名字命名的革命基點村。
當年游擊見滄桑
1930年6月,貼長(今步云鄉一帶)組織第二次暴動,在梨嶺村成立貼長區革命委員會和蘇維埃政府。龍龜一帶青年羅云福、官永梅等積極參加赤衛隊,宣傳革命思想,發展武裝力量。1931年11月,張鼎丞、鄧子恢率紅十二軍來到這里開辟革命根據地,在這個偏僻小山村留下了光輝一頁。尤其在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時期,當地群眾與游擊隊員出生入死,共同譜寫了一曲不平凡的歷史壯歌。
1935年6月,連(城)寧(洋)(龍)巖軍分區政委治部主任溫含珍和羅步云等來到龍龜村一帶,跟方方、羅忠毅領導的紅九團勝利匯合,在大山深處開展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那時這里家家成了接頭戶。丘山、龍龜人民不僅為游擊隊員提供鹽、蔬菜、雜糧,還經常到古田等地買電池,為紅軍游擊隊傳送情報,有時半夜三更護送紅軍戰士轉移。隨著這里的游擊隊伍日益壯大,連寧巖中心縣委辦公駐點也一度轉移到龍龜村。在羅步云同志率領下,龍龜、丘山、大斜成立的游擊隊小組改編成游擊大隊。
1936年9月,反動軍閥對紅軍游擊隊實行更殘酷的“清剿”。在嚴酷的革命斗爭中,時任連寧巖軍政委員會主席羅步云、政治委員溫生輝等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云輝村羅潮禧、羅進傳、羅志球等也在革命斗爭中英勇犧牲。但是,云輝人民始終跟隨紅軍、跟隨共產黨鬧革命,直至迎來新中國成立。
為紀念紅軍烈士羅步云、溫生輝,解放后,人們把丘山、龍龜兩個自然村取名“云輝村”。
天翻地覆奏凱歌
由于地處大山深處,長期以來,這里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還是靠人工礱谷、碓米,用松枝、竹片、煤油燈照明,走五十里山路趕集購物。在各級黨委和政府幫扶下,云輝人民憑著勤勞的雙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通了林區公路,先后對村里的2條公路進行了改造和硬化;通過資源入股、合資等各種方式籌資入股建起4座村級水電站,村集體和村民收入有了保障。近年來,村里建起了龍龜新村,村部、公園等也建起來了,村民們住上了寬敞明亮的小樓房。
“為了充分發揮我村優美的自然資源優勢,我們將村民閑置的所有農田集中起來,由村委會統一規劃建設觀光農場。”在該村百香果種植基地,村支部書記羅先勤告訴我們,該村已規劃實施了200畝油茶和80畝百香果園,今年準備再開工建設水上漁村、林下名貴中草藥種植基地。“村里近年來實施了防洪堤建設、羅步云革命烈士公園、沿河路、標準化渠道建設等民生工程。如今云輝村又被市委列入美麗鄉村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村,我們正圍繞打造‘微旅游·慢生活’的新云輝,有效整合云輝村優美的自然風光、厚重的歷史文化、豐富的土特產品等資源,建設一個集觀光旅游、休閑養生、民俗體驗為一體的旅游勝地。”望著環境優美的村莊,羅先勤向我們講述著云輝村群眾對美好未來的滿滿信心。
關鍵詞:
歷經滄桑
云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