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http://www.shm.com.cn/ytwb/html/2016-11/11/content_3211648.htm,id:0
ymg記者劉潔攝影報道
如今的萊山,居住者安心、往來者順心、投資者放心,法治平安和諧建設已成為萊山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響亮品牌。
數字為證:2016年,重大安全事故“零發生”;未出現有影響的群體信訪事件;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800余起,化解成功率達到98.5%;為群眾提供各類便民服務6000多人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251件,避免和挽回經濟損失198萬元……
這是萊山人民幸福生活的主旋律,也是萊山打造全市“典范之區”的最堅實支撐。眼下,萊山正以深化法治平安和諧萊山建設為載體,緊緊圍繞政法綜治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目標,準確把握新形勢下政法綜治工作面臨的新規律、新特點,全力維護全區社會和諧穩定,為萊山人民安穩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織就一張密實的“保護網”。
法律送到家“法治萊山”護航發展
“真是沒想到,‘法德共進’能給整個社區和社區居民帶來如此大的變化。”談到開展“法德共進”活動以來的變化,院格莊街道政法委員陳斌頗為感慨,作為一名街道政法委員,陳斌從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點一滴的變化:以前有糾紛、不滿意,居民動不動就上訪,現在居民法律意識提高了,更愿意通過法律渠道來實現自己的訴求;打架斗毆、財產糾紛也變少了,鄰里之間變得更和諧更謙讓……這一系列變化,注腳的正是萊山的“法德共進”活動。
今年以來,萊山大力推進“法治萊山”建設,大力實施法治護航工程,實現了從圍繞中心向融入中心、從外圍配合向深度服務、從被動司法向能動司法三個轉變,全面提升服務經濟發展和為民服務水平。
密切關注全區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組建法治宣講團、律師服務團,定期對重點企業、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開展“法律體檢”,針對可能影響大局穩定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加強研判,超前介入,主動預警。圍繞企業發展抓服務。通過開展政法干警和法律工作者牽手企業和“法律服務企業行”等活動,主動為企業送服務、送法律、送平安,送和諧,在重點企業設立“雙聯系點”,助力企業發展。妥善處理各類經濟糾紛、勞資糾紛案件320余件,維護正常經濟秩序。廣泛開展“法律六進”、“法德共進”等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7個街區已全部建立了法律管家服務團,全區機關、學校、村居、重點企業實現了法德講堂全覆蓋。在村居一級,124個村居全部配備了法律管家,90%的村居建立“法德共促會”,50%的村居建起法德文化小廣場,街道“法律管家服務團”、村居“法律管家工作室”建成率達到60%。
延伸到基層“網格化”成就“萊山樣本”
黃海社區是萊山的一個大型社區,這里有12600多人。然而,令人稱奇的是,十多年來,這里沒有發生一起集體上訪、刑事犯罪案件、黃賭毒事件……而這些都要歸功于社區的服務管理中心。這是一個集便民服務大廳、治安監控中心、警務室、檢務室、民情調解室、醫療衛生服務中心于一身的“大管家”,在這個框架內,社區工作既“為民做主”,又“讓民做主”,真正趟出了一條社區治理的新路子。
而這恰是萊山區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的最有力注解。萊山區把區、街、村三級綜治工作中心建設作為推進創新社會治理工作的總目標,逐步健全完善了“一個大廳受理、一條龍服務、一體化運作,一攬子解決”的服務管理體系。
在區一級,萊山建成了全市首家區級綜治工作指揮中心,實現了對全區綜治工作的協調督導和指揮調度;在街道一級,按照“五室一廳”的標準,整體推進7個街道園區的綜治工作中心改造升級,已有5個街道完成了改造,其中院格莊街道建成了集網格化信息指揮大廳,反邪教警示教育室、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等6個法制教育平臺為一體的綜治工作中心,打造了街道一級綜治工作中心的模板,在全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觀摩會上,受到與會領導的高度贊揚;在村居一級,分類推進規范化綜治工作室建設,80%的村居建成了“六位一體”的規范化綜治工作室,在新建小區,打造了四季花城智能警務小區,實現了小區管理智能化、信息化,打造了小區智能防范的新標桿。我區已形成了以院格莊街道綜治工作中心、黃海社區、初家派出所等為代表的一批綜治工作典型,萊山區將代表全市迎接省綜治工作年終考核和中央綜治委全國綜治優秀城市測評組的檢查。
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方面,萊山出臺社會治安動態監控體系建設長期規劃,先后投資5000余萬元,建設“天網工程”,目前已完成了五期建設,建成治安卡口40余處、高清監控600余處,整合接入社會探頭5000余路,實現了全區范圍內重點區域和重點部位的視頻監控全覆蓋。
深耕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建設。萊山利用信息化技術,整合“天網工程”、社區網格化、社區矯正等基層網絡,打造網格與網絡有機整合、線上與線下有效結合的“互聯網+”大格局,打造綜治網格化工作的“萊山樣本”。
1 2 下一頁 尾頁21
[責任編輯:yfs001]
關鍵詞:
山人
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