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8年,央企經濟效益強勁增長的態勢引人關注。
6月19日,國務院國資委網站發布1~5月中央企業生產經營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11萬億元,同比增長9.8%;1~5月央企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859.4億元,同比增加1240.6億元,增長22.1%,比1~4月增速加快2.9個百分點;5月份當月實現利潤1551.9億元,月度利潤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
從數據上看,央企利潤總額已連續5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而對比1~5月和1~4月(19.2%)數據可以發現,央企的利潤總額增速出現了明顯反彈,再次回升到了20%以上的水平。
工企占利潤增量比重超70%
為何1~5月央企利潤和整體生產運營表現能出現顯著回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梳理國資委此次發布的各項相關數據后發現,央企中工業企業的高速增長,對央企整體表現起到了強勁的拉動作用。
據國資委介紹,1~5月,中央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長30.5%;工業企業增利額占中央企業利潤增量比重超過70%。而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1~4月中央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004.5億元,同比增長25.5%。對比來看,1~5月中央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速又比1~4月提高了約5個百分點。
而從工業企業增利額占中央企業利潤增量方面的數據來看,今年4月中旬,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曾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一季度工業企業增利額占中央企業利潤增量的近70%。“近70%”到“超過70%”轉變的背后,反映了央企工業企業對央企整體表現起到了帶動作用。
除此之外,央企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態勢也令人高度關注。此次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中央企業新產業、新產品、新業態快速發展,通信企業數據和ICT等新興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比重為50.4%,同比提高2.8個百分點;電力企業加快提升風電等新能源板塊利用率,新能源發電板塊同比大幅增利。
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國企研究專家李錦曾評論稱,當前制造業已成為國企和央企利潤的主要來源,特別是電子設備、電氣機械、醫藥等新的利潤增長點正在形成,行業結構趨于優化,這將增強中央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穩定性。
促央企提高股東回報水平
在國資委對央企經濟效益穩健提升成果介紹的內容中,還出現了“提高股東回報水平”這樣一個全新的表述,這同樣引人關注。
國資委網站顯示的信息指出:“(1~5月)中央企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拓展市場份額,提升產品附加值,努力增強盈利能力,提高股東回報水平。”
記者注意到,雖然在每月發布的央企運行數據中“提高股東回報水平”是一個全新出現的概念,但其重要性之前已經被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多次強調。
2018年3月,國資委主任肖亞慶曾撰文指出,“(國有企業)要加強市值管理增加股東回報。堅持以提升內在價值為核心的市值管理理念,依托上市公司平臺整合優質資產,不斷提升價值創造能力。”
而在全國兩會期間,肖亞慶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很多國企是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要遵守上市公司的規則,要保證企業回報。”
強調通過市值管理增加國企股東回報的意義何在?對此,國資委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麗莎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稱,目前我國正推行的一些國企改革措施,如混合所有制改革、兼并重組和產業整合工作等,都要通過上市公司這個平臺進行。由此一來價格公開透明,價值也更明確。因此,有必要在這個過程中重視國企、央企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提升其收益率和效益指數。
“目前中央對于國企改革的目標是做強做大做優國有資本,國有資本很重要的一個表現形式是上市公司的資產,因此加強市值管理與國企改革目標相契合。”周麗莎告訴記者。
對于如何實現通過市值管理增加股東回報的目標,肖亞慶曾在全國兩會期間的一場記者會上表示,“一是中央企業這些上市公司要提高價值的創造能力,要做一個優秀的上市公司;二是要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上市公司透明度,加強與投資人的溝通,加強與市場的溝通。”
關鍵詞:
再回
利潤總額
月央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