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林珂
安徽金春無紡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金春股份)擬在深交所創業板公開發行不超過3000萬股,發行后總股本不超過12000萬股,募集資金約3.15億元。其中,2000萬元用來償還銀行貸款,其余投向年產1萬噸醫用符合水刺無紡布項目、年產1.5萬噸新型衛生用品熱風無紡布項目和研發中心建設項目。《金融投資報》記者注意到,本次募投項目實施后,金春股份新增水刺及熱風非織布產能共計2.5萬噸,較2017年產能提高71.43%。值得一提的是,年產1.5萬噸新型衛生用品熱風無紡布項目對現有產能擴大十分明顯;同時,作為新業務,大幅擴產能否順利消化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新業務大幅擴產近4倍
從金春股份此次IPO募投項目來看,年產1萬噸醫用符合水刺無紡布項目、年產1.5萬噸新型衛生用品熱風無紡布項目是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的項目,同時也是募投項目投入最大的項目之一。
具體來看,年產1.5萬噸新型衛生用品熱風無紡布項目投資總額高達2.12億元,是此次投資金額最高的項目。值得一提的是,該項目在2017年產能為4500萬噸,當年產量為1331萬噸。而此次公司直接將該產品產能擴大1.5萬噸,擴產接近4倍之多。
有市場人士質疑認為,金春股份熱風非織造布作為新項目,2017年才實現1331萬噸的產能,未來市場拓展是否順利,將是4500萬噸產能能否全開的重要因素。而此次直接擴產近4倍,就公司該募投項目來看,達產后將大幅增加現有產能。就目前公司銷量增速來看,新增產能消化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整體來看,公司大幅擴產背后,如何實現有效銷售缺乏有力依據,募投項目存在巨大風險。如果市場承接不暢,以及推廣受阻,巨大的新增產能或會形成無效產能;加之產能增加后帶來的管理費用等增長,會拖累公司業績。
盈利預測存夸大嫌疑
除產能消化問題外,金春股份募投項目盈利預測還存在夸大嫌疑。招股書中項目經濟效益分析顯示,年產1萬噸醫用符合水刺無紡布項目,預計達產后年新增營業收入16517萬元;年產1.5萬噸新型衛生用品熱風無紡布項目,預測在達產后將年新增營業收入31282萬元。簡單計算,年產1萬噸醫用符合水刺無紡布項目,平均單價為16517元/噸;年產1.5萬噸新型衛生用品熱風無紡布項目,平均單價為20854元/噸。
就2017年金春股份相關產品最新銷售單價來看,直鋪型水刺非織造布2017年平均單價14907元/噸、交叉型水刺非織造布2017年平均單價14396元/噸;熱風非織造布2017年平均單價17709元/噸,均明顯低于公司募投項目產品平均單價。有市場人士認為,為推動順利過會,公司存在夸大盈利水平的嫌疑;對募投項目盈利預測“放衛星”,缺乏實現高盈利的有力依據。
雖然募投項目有著不錯的預期收益,但金春股份并沒有急著建設。公司在招股書中指出,若本次募集資金到位時間與項目進度要求不一致,公司將根據項目實際進度自籌資金先期投入,募集資金到位后置換已預先投入的自籌資金。然而,雖然公司早前已確定募投項目,但至今仍未動工先行建設。對此有質疑表示,公司如果用自有資金投入項目后,如不能順利上市融資只有自己埋單,故公司遲遲不愿出手建設募投項目。
金春股份募投項目獲得市場明顯關注,其中質疑聲不斷。對于公司招股書中存在的其他疑問,《金融投資報》記者將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華青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