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提升地震災害風險防治能力,持續減輕地震災害風險影響,我省計劃升級改造老舊地震臺站,建設遼寧地區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在“十四五”時期實現預警區震后10秒內發布預警信息,24小時內提供災害快速評估結果,地震應急快速評估準確率達到80%以上。日前,省地震局通報的《遼寧省防震減災“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上述目標。
《規劃》指出,“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繼續不斷提升“防大震、減大災,抗大震、救大災”能力,提高地震監測預測預警能力,完善地震災害風險綜合治理體系,加強地震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和防震減災公共服務數字化建設,提高防震減災科技創新能力。省地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5年,我省將初步形成“監測智能、防治精細、服務高效、科技先進、管理科學”新時代防震減災事業現代化體系。
《規劃》明確,我省將優化監測站網,實現地震速報陸域震中位置誤差小于5km,探索建設海域地震監測站,建成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實現秒級地震預警和分鐘級地震烈度速報。開展遼寧省海城河斷裂和金州斷裂重大活動斷層探測,健全地震應急預案定期評估和修訂機制,構建遼寧省抗震救災聯動指揮平臺。組織常態化地震災害應急演練,增強防震減災公共服務能力,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術與防震減災業務的融合和應用,構建遼寧省防震減災大數據云中心。建設遼寧省地震大數據系統,實現本區域各類觀測臺站通信接入和數據匯聚,實時接入2000個站點以上的數據,存儲能力500T以上,數據端到端延時1秒以內。建設省、市、縣3級防震減災綜合服務信息平臺,并面向公眾、行業、政府提供不少于20項的服務事項。(劉璐)
關鍵詞:
災害
防治
預警
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