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位于蘇州工業園區長陽街的博世汽車部件(蘇州)有限公司廠區內,企業相關負責人杜乾程給記者算了一筆“低碳賬”:2018年起,公司積極實施節能環保改造項目,通過空調工藝排風和轉輪熱回收、倉庫LED更換、分布式光伏發電等,2020年底,這家年碳排放超過7.6萬噸的大型工廠實現了碳中和目標。
博世集團作為世界領先技術的供應商,秉承兼顧企業經營、環境發展、社會利益三方面平衡的發展理念,近年來重點聚焦于氣候、能源、水資源的保護,致力于可持續發展事業。走進博世蘇州工廠,一棟外形別致的七層停車樓引起記者注意,該停車樓在配置有智能停車系統的同時,頂部覆蓋的大面積光伏電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由此獲得“長陽街之光”的網紅外號。步入廠區,隨處可見的香樟、桃樹、櫻花、紅楓讓人心曠神怡,辦公區域秉持環保簡約風,處處彰顯著“低碳”。據介紹,一般建筑物中,通風和空調所占能耗高達20-30%。在博世,車間和辦公室都裝有新風系統以及熱回收系統,能保證足夠的新風量和低能耗,減少對大氣排放多余熱量。
除“光伏發電停車場”, 廠區內還自建有很多分布式光伏發電設施,每年可以自發電約2500兆瓦時,相當于減少碳排放超1500噸。據杜乾程介紹,企業主要通過四個路徑來實現碳中和。首先是提高能源的效率,從源頭上考慮減少能源的使用;其次是擴大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第三是購買綠電;最后對于不可避免的二氧化碳排放,選擇投資優質的環保項目如購買碳匯以抵消不可避免的碳排放。通過努力,博世蘇州在2020年底實現了碳中和。
減少能源消耗,一直是博世集團努力的方向。為此,博世在工廠內搭建了能源管理平臺,利用所收集的生產和設備數據,及時關閉不必要的設備,降低設備待機的時間,同時通過優化管理降低能耗。博世蘇州從能源浪費消除、設備設施能源效率提高、能源新技術應用及能源數據化管理平臺等方面,緊扣能效提升主題助力工廠綠色生產,降低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十三五”期間,蘇州工業園區經濟指標、能源產出率等呈正向增長,碳排放強度(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呈穩步下降態勢,碳排放總量與經濟增長呈現相對脫鉤狀態。蘇州工業園區生態環境局污染防治處處長吳啟德介紹,近年來,園區在減污降碳方面做了多項探索,通過資金引導、源頭控制和技術指導等方式,持續挖掘企業減污降碳潛力。“下一階段,工業園區將進一步推進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協同減排,更加注重污染源頭控制和系統治理,著力打造藍天白云、低碳循環的綠色園區。”吳啟德說。( 惠玉蘭 )
關鍵詞:
低碳
循環
節能
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