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致電南京市公安局政務服務咨詢熱線,戶口、身份證、居住證業務請按1,出入境業務請按2,車駕管業務請按3,車輛通行證、治安類許可等公安審批業務請按4,其他請按0。”記者從9月29日市公安局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即日起,撥打新開通的南京公安政務服務熱線——“4001001001”,你就能“一鍵”獲得想要咨詢的公安類政務業務問題答案。
為深化“一件事”改革,市公安局參考客服熱線模式,在市公安局行政審批服務處設立熱線總客服,在交管、人口、出入境等業務部門以及各公安分局設立分客服。總客服負責接聽群眾的咨詢、建議和投訴,并將涉及具體業務的咨詢轉接至業務部門,各分局的客服負責轄區內的個性化咨詢。同時,群眾呼入的公安非政務類電話,將被轉接至南京公安民意回訪部門,緊急報警求助類電話將被轉接至110接警臺,非政務類的公安熱線將交由相對應的部門負責處理。
“政務咨詢電話是政務信息公開的重要渠道,具有溝通充分性、訴求有效性、求助便捷性等優點。對于能夠即時解決的問題,客服人員將會即時回復,一次性告知辦業務材料清單、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等情況,對于材料不齊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也會一次性告知需要補充的材料。”市公安局行政審批服務處副處長黎學恒介紹。
除了“4001001001”政務服務咨詢熱線,“南京公安”微警務的“警博士”人工智能客服也將繼續為廣大市民提供咨詢服務。不同于熱線電話每周一至周六(公共假期除外)的9時至17時30分的受理時間,“警博士”人工智能客服24小時在線全程答疑解惑。
打通失聯證件歸還“最后一公里”
地鐵警方推出“失物檢索”小程序
“您好,我在‘失物檢索’小程序上查詢到了我的身份證,上面讓我來這里領取……”9月28日,張女士(化姓)來到地鐵一號線新街口站派出所警務室,領回了自己幾天前不慎遺失在地鐵區域的身份證。為盡可能實現“失聯證件”清零,9月中旬,地鐵警方推出了“失物檢索”小程序供遺失證件的乘客進行查詢,自運營以來,已成功發還證件25張。
尋物警情占四成,證件類是主力軍
9月24日下午,張女士從地鐵一號線中華門站用手機掃碼進站時,不慎將口袋里的身份證帶出,直到第二天需要使用身份證時才驚覺證件丟失。“我看到一張落款是地鐵警方‘失物檢索’小程序的宣傳海報,便掃碼試了一下,沒想到真的查詢到了。”欣喜的張女士連忙按照頁面上的提示前往新街口站警務室,順利將證件領回。
“通常情況下,我們會第一時間想辦法聯系證件的失主進行發還,但也存在不少因信息查詢不到或電話號碼有誤而聯系不上的,張女士就屬于這樣的情況。”負責管理運營小程序的新街口站派出所副中隊長張珂瑜說,“后來才得知,她是因工作需要在一個月前變更了手機號碼。”據統計,在地鐵站內,遺失物品警情占到所有警情數量的四成,其中,市民身份證、社保卡、學生證等證件類物品更是遺失物品的主力軍,占比高達60%,除能夠及時聯系歸還的以外,剩下的均是“失聯證件”。今年以來,僅新街口站派出所就已積累下“失聯證件”600余張。
小程序簡單易懂,供市民一鍵查詢
證件類物品因輕、薄、小,具有遺失情況多、尋找難度高的特征。“隨著電子支付的普及,現在大家都不帶錢包出門了,一些重要的證件會以零散的形式裝在口袋里,致使從口袋掏取其他物件時容易將證件帶出,但又讓人難以察覺,待意識到丟失后,又一頭霧水,無從尋找。”新街口站派出所中隊長袁昊表示,每當遇到記憶含糊不清的失主時,民警就要聯系該失主乘車途經的所有站點進行核對確認,“工程量大、耗時長,也容易因各站之間存在的時間誤差,要反復找好幾輪。”
為打通失聯證件歸還這樁為民小事的“最后一公里”,最大程度減少證件遺失對市民生活出行的影響,盡可能實現“無卡沉淀”的目標,地鐵公安分局創新推出了一款名為“失物檢索”的微信小程序,每日由各站駐站警力將無法聯系上失主的證件交至小程序管理員處匯總,并統一錄入后臺,供群眾不定時進入小程序,輸入姓名或證件號碼進行檢索。
“大家直接在微信上搜索‘失物檢索’4個字,或者掃描我們張貼在地鐵內的宣傳海報上的二維碼進入。”從民警的演示可見,小程序頁面非常簡單易懂,當市民檢索發現自己的證件后,點擊即可看到相關領取地點、領取時間、聯系電話的提示。“失物檢索”小程序以“警方集中式管理”“群眾一鍵式查詢”的形式,免去了全線警力聯動尋找的麻煩,也為群眾及時尋回遺失證件提供了更為清晰、具體、便捷的途徑。
拓展失物種類,實現無物沉淀
記者了解到,“失物檢索”小程序是新街口站派出所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和“兩在兩同”建新功行動的重要舉措之一。目前,該程序正在新街口站派出所轄區,即地鐵一號線邁皋橋站至中華門站區間,針對證件類失物進行試點。自9月16日上線以來,共錄入身份證、社保卡、銀行卡、學生證等各類證件600余件,發還25件。
后期,該平臺還將在南京地鐵全線進行推廣,擴充失物數量,實現地鐵線路全覆蓋。“我們還會不斷豐富登記展示的遺失物品種類,將更多的‘失聯失物’錄入,實現從‘無卡沉淀’到‘無物沉淀’的拓展。”新街口站派出所教導員王新介紹。(朱靜)
關鍵詞:
政務
資訊
推廣
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