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光明科學城已經進入了科技平臺大集聚和創新能力大提升的新階段,光明區將努力建設“科學、城市、產業、生態”四位一體、集中度顯示度更趨顯著的世界一流科學城。
2021年3月,深圳召開的牛年“開年第一會”,通過了一系列事關深圳長遠的重磅文件,其中,《深圳光明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對標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進度安排,對光明科學城建設明確了時間表和任務圖。
藍圖已經擘畫,光明科學城的建設推進步穩蹄疾:今年1月光明科學城啟動區封頂,目前正在同步進行室內外裝修,計劃于今年底完工;今年4月,八大科研機構平臺集中進駐光明科學城,意味著光明科學城陣容更加壯大,創新能量愈發澎湃;兩所研究型大學投入使用,其中中山大學(深圳)于去年8月迎來第一批學生,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籌)一期校園明珠校區今年9月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一批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投入的重點項目也紛紛落子:9月26日,廣東省2021年第三季度全省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在光明舉行。其中光明區納入本次集中啟動的項目共42個,總投資293.4億元;9月29日投資160.1億元的5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掀起高質量高顏值建設發展的新一輪熱潮;9月15日,光明區十大文體設施正式發布,科學人文之城活力更加澎湃……光明區正如一艘全速前進的“沖鋒舟”,朝著建設高質量高顏值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目標奮勇前進。(馬小晗)
關鍵詞:
科技
集聚
創新能力
沖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