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內跨統籌地區流動就業醫保繳費年限互認,所有設區市定點藥店異地購藥可直接刷醫保卡結算,靈活就業人員可參加職工醫保,建成32個基層“15分鐘醫保服務圈”,實現醫保“小事不出鎮、群眾‘零跑腿’”……
江蘇省醫保局10月20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該局在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中,針對人民群眾反映的醫療保障領域痛點、堵點和難點問題,推出的系列便民、利民、惠民舉措。
省內跨統籌地區流動就業醫保繳費年限互認
據了解,目前全國各地的職工醫保都實行屬地化管理,與養老保險已經實現省級統籌不同,醫保統籌層次大部分還停留在設區市一級,且各地的醫保繳費標準和待遇標準均有不同。各地對參保人員退休時享受醫保待遇都有一個最低繳費年限要求,比如有的設區市規定,跨地區流動就業人員必須在本地連續繳費滿10年才可以享受醫保退休待遇,這對于在各城市間轉換工作的人員來說,如果繳費年限未能達到當地規定的最低繳費年限,退休后就無法享受到應有的醫保待遇。
為此,省醫保局專門下發通知,明確對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因流動就業在省內跨統籌地區轉移職工醫保關系的參保人員,如從南京轉到蘇州的,蘇州醫保部門對參保人員在南京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包括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實行互認,并累計計算。
規范職工醫保關系省內跨統籌地區轉移接續時待遇享受銜接,明確對無中斷繳費情形的,在新就業地繳費當月發生的醫療費用由新就業地醫保經辦機構按規定報銷,防止出現新就業地因“當月參保、下月享受待遇”的規定造成待遇空檔。對有中斷情形的,中斷時間不超過3個月的,補足中斷期間醫療保險費后,視作連續參保;未按規定補足醫療保險費或中斷時間超過3個月以上的,原則上中斷期間的醫療費用不再予以報銷。
《通知》還明確,省內流動就業人員到達退休年齡時享受醫保待遇地的確定原則。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與職工醫保參保地分離情形下,流動就業人員的醫保關系所在地進行明確,防止出現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與職工醫保參保地分離后,出現“兩頭不靠”的現象。
“15分鐘醫保服務圈”初具規模
為方便群眾辦理醫保業務,省醫保部門今年起高標準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截至目前,32個基層“15分鐘醫保服務圈”示范點已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累計服務各類基層參保群眾6.689萬人次,基本實現了醫保“小事不出鎮、群眾‘零跑腿’”。
據了解,各示范點服務場所面積均不少于150平方米,設置引導咨詢區、自助服務區、叫號等候區、柜臺受理服務區、母嬰室等7類功能區域,各類辦公用品、便民服務設施一應俱全,分區引導牌、平面分布圖等導引標志統一規范、清晰明顯。
按照全省統一業務流程規范,江蘇將把與基層參保群眾密切相關的高頻服務事項全部納入示范點辦理,“即時辦”醫保事項平均辦理時長不超過10分鐘,同時注重辦理渠道線上線下融合、同質同標辦理,實現醫保服務不停歇、不打烊。針對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開辟幫辦代辦、容缺受理、預約辦理、延時服務、上門服務等多元綠色服務。
各示范點還配備了3-5名醫保公共服務人員,由各設區市統一擇優招錄,常態開展崗位培訓。嚴格執行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承諾制、綜合柜員制、信息公開等各類制度規范,公開投訴舉報電話,主動接受群眾監督。
所有設區市定點藥店異地購藥可直接刷醫保卡
參保人員在省內異地就醫時,最麻煩的是不能在異地零售藥店刷醫保卡購藥。在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江蘇堅持省市聯動、統一規范、合力攻堅,做好定點藥店評估擇優、平臺改造對接、系統聯調測試等。截至10月18日,全省所有設區市均已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直接結算,累計開通省內異地購藥直接結算定點零售藥店1599家,異地購藥直接結算4148人次,結算金額68.03萬元。
據介紹,異地聯網藥店購藥執行全省統一的醫保目錄,報銷結算待遇與參保地政策保持一致;為簡化規范結算流程,江蘇將異地聯網藥店購藥直接結算費用納入異地就醫門診費用清算范圍,由就醫地醫保經辦機構直接與定點零售藥店結算,省級醫保經辦機構統一清算,壓縮了結算周期,提高定點零售藥店提供異地就醫購藥服務的積極性。
與此同時,江蘇還通過江蘇醫保云、微信公眾號、手機APP等多途徑,實現異地就醫“不見面”備案與異地購藥直接結算開通無縫銜接,參保人員只需辦理異地就醫備案,即可同步開通藥店異地購藥直接結算。同時優化線上查詢功能,對已開通異地購藥直接結算的定點零售藥店名單進行實時動態更新,參保人可隨時登錄江蘇省醫療保障局門戶網站進行查詢。
關鍵詞:
江蘇
解決
諸多
省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