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0月21日訊(記者 鄭亞麗)浙江水系生物多樣性保護有了新目標。日前,浙江印發《浙江省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生態修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方案(2021—2025年)》(下稱《方案》)?!斗桨浮芬蟮?025年,水生態系統更穩定,實現錢塘江松江鱸魚等5種以上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恢復和土著魚類資源修復。
“《方案》更加注重水系原生態。”省生態環境廳水處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單單關注水質指標,《方案》旨在通過綜合施策,繪就“百魚競游、千里綠岸、萬頃碧水、人水和諧”的水美江南。實施范圍包括錢塘江(含曹娥江)、甌江、椒江、甬江、苕溪、運河、飛云江、鰲江等八大水系集水區域及近岸海域所涉我省所有縣級行政區域,重點聚焦八大水系干流和河口海灣。
生物多樣性保護將是今后水系保護的一個重要方向?!斗桨浮诽岬?,今年起,浙江將通過一個周年完成水生生物資源本底調查,建立資產臺賬和數據庫。通過評估分析珍稀瀕危物種受威脅狀況和增殖放流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制定珍稀瀕危水生物種名錄。同時,因地制宜在重要水生生物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等關鍵生境建立自然保護區、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或其他保護地,謀劃浙東海洋國家公園建設方案。到2025年,海洋自然保護地占管轄海域面積比例不低于10%。
八大水系中的“原住民”家族也將逐步恢復和壯大。據介紹,浙江將綜合采取繁殖保護、親本放歸和幼魚放流等方式,開展珍稀瀕危物種專項保護,實現錢塘江松江鱸魚和甌江、飛云江香魚等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恢復,八大水系倒刺鲃、赤眼鱒、鱭類等土著魚類資源修復。到2025年,設立土著魚類種苗公司等5家至8家,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增殖放流苗種分別達到20億、80億單位以上。
實施珍稀瀕危和特有物種拯救保護,離不開制度的約束?!斗桨浮访鞔_要建立健全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禁漁休漁制度,明確禁漁休漁范圍、時間和禁止作業方式。到2025年,壓減海洋漁船數量3000艘、功率30萬千瓦。
數字賦能是落實《方案》的重要手段。生態環境部門將提升數字化監管水平,通過構建生物多樣性信息監管平臺,探索建立環境DNA基礎數據庫等,加強對八大水系和近岸海域的生態修復和生物多樣性保護。
關鍵詞:
保護
生物
多樣性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