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老字號注入新基因,企業加速拓展國際市場——“強省會”戰略的實施,也為上市公司總數量、總市值、最大市值等指標均位列長沙市22條產業鏈首位的長沙市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產業鏈注入強大動能,更為全鏈至“十四五”末產業總產值(營收)達2500億元打下堅實基礎。
新項目 逐漸形成鏈上新格局

今年以來,長沙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產業鏈一大批新項目陸續簽約、動工。
位于瀏陽經開區健康大道西側的九典制藥高端制劑研發產業園建設工地上一片繁忙。
“這里將是九典制藥‘二次創業’的舞臺!”九典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鄭霞輝介紹,該項目占地面積104畝,將重點建設創新中心、注射劑車間、外用制劑車間、口服制劑車間以及公用工程和環保處理設施等,預計投產后年產值和年利稅將實現大幅增長。
與九典制藥新項目處在同一園區,湘北威爾曼新藥研發生產基地項目自3月19日動工以來,一直加緊建設。這個總投資10億元的項目,總占地面積100畝,建成預期年產值達110億元。
作為國家級創新藥物孵化基地和中西部地區首個國家級生物產業基地,今年以來,瀏陽經開區堅持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立園之本、強園之基,今年更是突出“強鏈補鏈延鏈”,做強中藥、化學藥,大力發展生物藥,加快布局醫療器械產業,推動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向“500億級”進軍。
與此同時,長沙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產業鏈在其他園區也有眾多新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在望城經開區銅官工業園原輔料藥產業園,華納大藥廠、吳贛藥業、華騰制藥、松源生物已建成投產,方盛博大、賽隆藥業等多家企業即將建成,原輔料藥產業園已初步形成“醫藥中間體—原料藥/藥用輔料—制劑”的化學藥產業鏈發展格局雛形。
新動作 頭部企業主動整合發展
據了解,截至目前,長沙市共有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企業1600余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90家,上市公司總數量、總市值、最大市值、市值100億元以上的上市企業數量、擬上市企業數量等,均位列長沙市22條產業鏈第一位。
如今,除了新項目建設加速,長沙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產業鏈頭部企業也在適應市場需要,加速整合。
近日,“百年老字號九芝堂攜手大型藥品零售行業翹楚益豐藥房”的消息引發全國同行側目。
根據雙方發布的公告內容,雙方將以九芝堂的優質產品與服務為核心,依托益豐藥房覆蓋全國的8000多家連鎖門店及其擁有的優質服務體系和廣泛的會員群體資源,加快推動中醫藥產品及服務全覆蓋、進基層步伐。
九芝堂是長沙人熟悉的百年老店,一家從長沙走出的全國醫藥生產零售龍頭。
“益豐在大本營湖南增加了500多家門店,還一舉切入了上游的制藥工業;九芝堂獲得了資金,也為主推的OTC經營板塊覓得了一個渠道強援。”湖南醫藥業多位資深人士均看好這次合作,認為這為鏈上企業強鏈、補鏈提供了新思路。
新趨勢 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
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錯綜復雜市場變化,長沙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企業加快了海外市場拓展步伐。
5月9日,位于瀏陽經開區的華納藥廠發布公告,其全資子公司的原料藥甘磷酰膽堿,收到韓國食品藥品安全部(MFDS)簽發的原料藥品注冊證書。“標志著該原料藥獲得了韓國市場的準入資格,將對公司進一步擴大國際市場業務起到積極作用。”華納藥廠負責人表示。
圣湘生物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熒光PCR法),日前獲得英國CTDA批準,這意味著該核酸檢測試劑可在英國市場合法銷售。這是自英國政府針對新冠檢測試劑執行注冊新規后,國內首個獲批的新冠核酸檢測試劑,也是該產品繼獲得歐盟CE、美國FDA等40多個國際認證之后,獲得的又一國際權威認證。
目前“圣湘方案”仍然是全球多個國家的抗疫主導方案,公司籌建了印尼、法國、英國、菲律賓子公司,并在泰國、巴西等重點國家設立辦事處,通過屬地化運營深度發掘本土市場及輻射周邊國家的業務。
企業海外基地的建設也是成績斐然。爾康制藥柬埔寨產業園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20億元,陸續投資建設的產品有木薯淀粉、改性淀粉、檸檬酸等,公司產品已在歐美、東南亞等國際市場擁有一定市場競爭力。
“爾康制藥在柬埔寨的投資建設穩中向好,產能正在逐步釋放,將為企業發展帶來新的增長點。”爾康制藥董事長帥放文表示。
隨著越來越多鏈上企業“走出去”,長沙生物醫藥(含基因技術)產業鏈發展后勁必將持續增強。(周斌)
關鍵詞:
鏈上新格局
強鏈補鏈延鏈
生物醫藥產業鏈
加速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