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偉峰帶領未成年戒毒人員在訓練中
左手抓右手,手指委曲,背挺直!”3月15日上午,在福建省未成年人司法強制隔離戒毒所的操場上,只見20多位青少年在一位民警嘹亮的口令聲指揮下,整齊地完成“稍息、立正”等各種軍事訓練動作。若不看他們身上特殊衣服,還以為是新兵入伍訓練。
當天,本網記者跟隨“今天我當班”體驗采訪活動報道組走進省未戒所,走近“倪媽媽工作室”,在民警倪偉峰的帶領下,探訪并體驗了一把這里的工作狀態。
倪偉峰是省未戒所一大隊大隊長,他因為在工作中的優秀表現,被戒毒人員親切地稱呼為“倪媽媽”。
在這里,每天7:50到11:20 是“教育、康復訓練”時間。今天他帶領帶隊管理的20多名戒毒人員在做例行的“體能訓練”,希望通過鍛煉身體,轉移毒癮注意的同時,強健戒毒人員的體格。
“我們嚴格執行‘成長戒治’的工作方法,從長身體、漲知識、漲認知、漲技能四個方面,徹底幫扶未成年戒毒人員,從身體到精神得到“脫胎換骨”,徹底戒除毒癮,早日回歸正常生活。”談起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倪偉峰如此介紹道。
而戒毒所工作可不輕松,2003年就在此工作的倪偉峰更是深有體會。“若非今天采訪稍微調整了下班,一天下來我們基本沒有閑暇時間。”倪偉峰說。
果然,體能訓練一結束,倪偉峰便又帶著戒毒人員回到各自房間,拿出《戒毒人員手冊》,帶領他們學習戒毒人員行為規范。據倪偉峰介紹,平常自己還要扮演老師角色,教大家讀書,從三字經再到全日制教材,皆會涉獵。能力不足時,還會從外面請來志愿者上課。
而且倪偉峰管理的群體還比較特殊:剛進未戒所和診斷評估通過準備出去的戒毒人員,都要先到一大隊。“剛進來的因為想家或是毒癮發作,不是情緒低落就是暴躁;而準備出去的,不是對未來迷茫就是歸家心切引起系列情緒波動。”倪偉峰說,“這都需要我們時刻用愛心、耐心、誠心、細心、責任心去一一化解。”
[page] 戒毒人員小王,就是倪偉峰重點幫扶的對象之一。小王今年17歲,父親常年在國外,母親照顧他,初二時因為受朋友鼓動而吸食毒品,2017年3月被送到省未戒所。小王剛進戒毒所時常常因想家獨自流淚,但在倪偉峰的耐心排解下,不但樂觀多了,還跟倪偉峰成了無話不說的好朋友。
“倪隊長對我們很好,在這里吃的飽、穿的暖。”小王介紹道,剛進來時,沒記住家人電話,想家時常無能為力而暗暗落淚。這一切被倪偉峰發現了,奔波了十多天,不僅幫助小王電話聯系上父母,還額外抄了一份號碼在紙條上給小王保管。
剛進來因關著很壓抑,一想家時小王常會很暴躁。于是他便在晚上5、6點找倪偉峰開導,“倪媽媽不厭其煩地開導我,并且告訴我,‘有困難一定要寫出來,一定要寫到每周一次的《心得體會》中去,我一定會認真把你們每個人的都看過去,并都會寫上評語’。”
而17、18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小王很擔心自己吃不飽,也一度因此焦躁。但來不久便徹底打消了顧慮。他說,這里伙食很好,不僅兩菜一湯,而且每餐都有肉。“我進來時91斤,現在128斤,還長胖了哩。”小王笑道。
許多戒毒人員還向記者反映,這里的冬天沒有冷過,因為民警們不僅會送來被子加蓋,開暖氣,半夜還常常幫助他們蓋被子。“在這里我們常常能感受到家的溫暖。”這是許多戒毒人員的心聲。
“他們雖因吸毒成了違法者,但也是受害者,更是孩子,在這里我們就是他們的親人,哪怕還有一分的希望,也要用十分的關愛幫助他們早日脫離‘毒海’,投入到社會大家庭懷抱中”。倪偉峰說,“我們要對這些孩子負責到底,在我們這里沒有冬天。”
關鍵詞:
福建省
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