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季開啟,江蘇的求職者多了幾分“上岸”的信心。近期,江蘇屢提“高質量就業”,著力推動江蘇就業在更高層面、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向高質量轉型。10月中旬,江蘇發布《江蘇省“十四五”高質量就業促進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在全國省級層面的此類就業促進規劃中,首提高質量就業,并明確提出打造全國高質量就業先行區。11月3日,江蘇省政府舉行促進高質量就業工作新聞發布會,并就《規劃》進行解析。
江蘇就業基礎“底盤穩”
何謂“高質量就業”?《規劃》明確,江蘇將堅持在經濟轉型中推動就業轉型,以就業轉型支撐經濟轉型。到2025年,在解決“勞有所崗”基礎上,努力做到“勞有優崗”,勞動者公平就業、穩定就業、創業就業、素質就業和體面勞動“五位一體”新格局基本形成,就業工作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具體而言,到2025年,江蘇城鎮新增就業500萬人,勞動力市場供求基本平衡,三次產業就業比例與產業結構相匹配,城鎮就業比重達到73%以上;勞動環境有效改善,勞動關系更趨和諧,就業穩定性明顯提高,職業技能培訓規模不斷擴大,勞動者就業能力逐步提升;創業引領作用更加凸顯,創業環境更加優化,創業機會更多、渠道更廣、領域更寬;全方位就業服務體系全面建立,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協同發展,人力資源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高質量就業的目標源自江蘇扎實的經濟基礎和就業基礎。江蘇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表示,江蘇是經濟大省,也是人口大省,擁有堅實的實體經濟基礎、完善的產業鏈供應鏈、豐富的科教人才資源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市場空間廣闊,經濟發展韌性強勁,這些都為實現更高質量就業奠定了基礎。“十三五”期間,全省城鎮新增就業年均145萬人,位居全國第一;城鎮登記失業率和調查失業率分別保持在4%、4.5%以內,不僅較好解決了本地居民就業,而且吸納了大量外來人口就業。
以高質量創業帶動高質量就業
省委十三屆九次全會明確提出把“提高就業創業質量”作為“十四五”時期更好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項重要舉措。高質量創業是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推動力,近年來,江蘇各地出臺多項舉措精準發力,降低資金門檻,豐富服務供給,為創業者提供更多便利,激發大學生創業熱情,創業帶動就業效果明顯。
10月9日下午,由鎮江市創業就業工作領導小組主辦,鎮江市人社局、鎮江市教育局等11家單位承辦的第五屆“創響鎮江”創業大賽決賽成功舉辦。多位大學生參賽選手告訴記者,通過此次大賽,項目獲得了啟動資金,獲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也堅定了自己“以創業為業”的信心。
全省各地正在搭建更多的創業平臺,推出更多的創業禮包,為創業者“扶上一程”。10月24日,南京都市圈首屆青年大學生創業計劃書大賽暨南京市第六屆青年大學生創業計劃書大賽南京初賽成功舉辦。都市圈百余所高校共同參與,大賽征集了千余個項目,大學生參與熱情高漲。在無錫,“創響無錫”全民創業大賽及高校聯盟賽、海外賽等6類專項賽事輪番召開,實現了“月月有路演、季季有評選、年年有大賽”。
未來五年,創業者依然可以押注江蘇。根據《規劃》,未來五年江蘇將扶持城鄉勞動者創業75萬人,帶動就業300萬人,開展創業培訓50萬人;新增認定省級創業示范基地150個,扶持大學生優秀創業項目2000個。
讓職業技能培訓“唾手可得”
有高質量的就業者,才有高質量的就業。在就業培訓體系建設方面,江蘇有諸多探索和創新,取得了良好效果。
6月16日下午,來自泰州市扶搖職業培訓學校的學員周菲通過手機申領到了一張“泰州市專項能力培訓券”,用于定向參加“艾灸保健”職業技能專項培訓,這也是江蘇省首張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
據了解,江蘇今年將在全省范圍發放80萬張職業培訓券,發揮大數據高效率精準對接培訓資源和培訓需求的優勢,讓技能培訓惠及更多城鄉勞動者,激發勞動者參加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需求,改善新職業人才供給質量結構,近期省人社廳還專門制定出臺政策文件,大力開展新職業新業態職業技能培訓,推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高質量發展。
根據《規劃》,到2025年,江蘇補貼性職業技能培訓人數將達800萬人次,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并推行覆蓋城鄉全體勞動者、貫穿勞動者學習工作終身、適應就業創業和人才成長需要以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此外,江蘇還將面向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下崗失業人員、禁捕退捕漁民和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精準開展“菜單”式培訓和定崗定向培訓。(耿文博)
關鍵詞:
高質量就業
經濟轉型
就業轉型
職業技能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