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食用菌市場發展空間很大,今年第一批產品可以說供不應求!”一邊指揮工人平整閑置的荒地,搭建新的種植大棚,一邊笑呵呵地展望未來的“錢景”,長沙市隆隆食用菌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夏龍滿臉的興奮。
近日,記者走訪長沙最西部的寧鄉市青山橋鎮田坪村,只見一個個新建的大棚錯落有致,村民們有的在平整荒地,有的將木架搬進大棚。夏龍告訴記者,目前村里新建的大棚陸續竣工,將羊肚菌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另外還有10畝云芝。
上半年云芝豐收獲得毛利潤14萬元,給夏龍發展蘑菇增添了底氣和信心。“一個菌包可采摘一兩干云芝,一畝可培育10000個菌包,一年可采摘2次。”指著一包包曬干的云芝,夏龍介紹說,云芝食藥兩用,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無機鹽等物質,提取的多糖則具有很強的抑癌活性,是藥品“云芝肝泰”的主要生產原料。

在青山橋鎮黨委政府的多方聯系下,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成為湖南農業大學食用菌研究所的教研基地,雙方全程進行技術合作,并與銷售公司和藥廠簽訂了訂單式合作協議,在技術和銷售方面得到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小蘑菇不僅讓合作社產銷兩旺,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也為田坪村解決“三個閑置”問題(閑置房屋、閑置土地、閑置勞動力)找到了出路。
“種植云芝很劃得來,菌包、技術都是合作社提供,我只要管理好,及時采摘,我的第一批云芝賺了3000元左右!”在田坪村14組,年過七旬的肖科湘開心地告訴記者,他家正在建設兩個大棚,希望明年靠著種蘑菇多賺些錢。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我們通過多方面調研,發現云芝、羊肚菌的市場前景好,附加值也很高。”青山橋鎮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年初鎮黨委政府安排人員前往湖南農業大學食用菌研究所、基地進行學習,并積極申請項目補助資金。目前,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指導下,田坪村盤活了廢棄校舍、舊村部等閑置房屋,利用閑置田土荒地、閑置勞動力來降低產業發展成本,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也讓群眾嘗到了當年投入、當年增收的幸福甜頭。( 張禹 )
關鍵詞:
食用菌
產銷兩旺
集體經濟
幸福甜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