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潭縣烏石鎮景泉村,一棟“7”字形聯排平房靠山而建,這個相對有點偏僻的農家樂,每逢周末卻總能吸引八方來客。
農家樂的主人叫谷方云,是一位49歲的中年漢子。黝黑的皮膚,敦實的身形,憨厚的笑容,谷方云有著農村人樸實的外貌,也有腳踏實地的創業精神。
“我干過水電工、開過的士、貨車,做過冷庫管理員,五花八門的事都干過。”谷方云說,在他做冷庫管理員的時候,才真切地感受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強烈感受到人們對綠色生態食品的巨大需求。
就這樣,為了讓人們餐桌上的食物更安全,谷方云有了回鄉搞生態畜牧養殖的念頭。幾經思考和多方考察,他選擇了黑山羊養殖。“一是現在喜歡吃羊肉的人多了起來,通過相關調查,羊的產量少、價值高,目前市場上的黑山羊銷售屬于供不應求的狀態;二是我家附近有適合放牧養殖的場所。”說干就干,谷方云回到家鄉烏石鎮,拿出打工積攢的10多萬元積蓄于2013年12月創辦了湘潭縣格林種養合作社。
和很多創業故事一樣,谷方云的合作社剛開始的運作并不順利,讓他吃了個大虧。“當時因為不熟悉流程,引進的種羊沒有進行專業的防疫處理,導致其攜帶病菌,后來捕殺幾十頭羊,直接經濟損失6萬余元。”回憶起當時的困境,谷方云記憶猶新。
此后,谷方云更注重黑山羊養殖的技術學習。2014年,谷方云報名參加了湘潭電大組織的“一村一大”獸師培訓班,刻苦鉆研養殖技術。經過學習,他創新合作社管理合作方式,在內部進行技術、防疫等信息共享和種羊相互交換制度,讓合作社的發展進入了快車道。
在黑山羊養殖步入正軌后,谷方云又投入資金加建圍欄,引進了40多頭藏香豬,并用80%的草料喂養,更加確保綠色生態。“藏香豬一頭最多也就長到50公斤左右,因為營養附加值高,市價是80元/公斤,價格相對穩定。”谷方云介紹,在他的帶動下,村上也掀起了養殖藏香豬的熱潮。
景泉村“90后”青年李斌,就在谷方云的帶領下開始養殖藏香豬,現在家里就存欄100多頭。“藏香豬吃粗飼,抗病能力強,肉香味美。”李斌說,谷方云不僅提供種豬還經常上門指導,出欄時還幫忙銷售,讓他在家就有一份穩定的養殖收入。
目前,藏香豬是合作社的主打產品,主要通過微信等線上模式銷往全國各地。隨著合作社的日漸壯大,谷方云又將視線由“養”投向了“種”。
谷方云發現,景泉村無論從自然環境還是土質、氣候等方面都非常適宜種植菊花,而菊花這種綠色無公害食品,種植價值也遠比普通蔬菜水果要來得好。打定主意后,谷方云立馬在景泉村承包了30多畝土地,開始了“云盤貢菊”的種植之路。
可盡管谷方云費心費力,但第一年菊花的收成還是不盡如人意。為了確保菊花不再出現“旱天干死,雨天澇死”的情況,谷方云在每一塊種植田中都挖有“井”字形的排水溝。另外,他還專門研究出了一套生態種養方法,提高菊花的產量。

今年菊花花期晚了整整一個月,11月中旬,景泉村的菊花終于迎來了花期,大朵小朵的菊花遍地綻放,隨風送來陣陣清香,引得不少人慕名前來拍照、打卡。隨著菊園在微信朋友圈迅速走紅,也打通了干菊花的網絡銷售之路。
“第一期菊花烘干后制成的成品在網絡上售價1600—2400元/公斤;第二期和第三期產出的中朵和小朵則送往各大藥廠,制成中藥制劑。”谷方云說。
“民以食為天,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吃的標準越來越高,我想還是牢牢抓住生態和特色兩個重點,才能實現更大的發展。”谷方云說,不管是養殖還是種植,創業的路上都充滿艱辛,但自己一直會秉懷初心,逐夢前行,通過土地流轉,吸納村民務工等形式,帶動當地鄉親一起增收致富。(王希臺)
關鍵詞:
農家樂
黑山羊養殖
種植菊花
生態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