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駐工業園區、工業園全程“保姆式”代辦服務,企業“零跑腿”;縣農業局專技人員到田間地頭手把手教茶農施肥、土壤管理、排水;縣城管局兩天內辦理好排污許可證并送證到企業……這些都是汝城縣在優化政務服務方面主動作為的生動實踐。
專項巡察,深挖細查營商環境難題
今年年初以來,汝城縣委、縣紀委監委高位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工作,出臺了《關于加快產業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16條措施》《汝城縣營商環境全面優化專組2021年工作方案》,并把十三屆縣委首輪專項巡察主題確定為優化營商環境,充分發揮巡察“站位高、覆蓋全、見效快、問題深、威力強”的優勢,有力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本輪巡察著眼政治監督,服務中心工作,深入查找在降低經營成本、強化要素保障、破解資金瓶頸、營造親清政商環境、強化保障措施等五個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緊扣政策落地、服務質量、企業滿意度等關鍵環節,督促壓實主體責任、推動政策落地、推動問題解決,倒逼政治生態凈化和干部作風轉變。”汝城縣委優化營商環境專項巡察組組長譚芳芳介紹。
“你們新申請驗收項目是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行聯合審查驗收嗎?”“供水供電供氣通信廣播電視行業有沒有不合理收費和利用驗收權強行買賣等行為?”……到工地企業一線傾聽企業訴求、到各部門辦事窗口親身體驗辦事服務態度,沉下心來與各職能部門進行探討交流、了解政策法規、共同研討破解對策,組織職能部門和企業一起協調解決生產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在本輪巡察中,汝城縣委優化環境專項巡察組兵分4路走訪了66家企業、38個職能部門,邊巡邊促,巡察效能持續釋放,全縣營商環境更加優化。
巡紀聯動,合力提升巡察整改工作成效
“我們充分整合巡察、紀檢、監察各方面的優勢,深入企業了解其發展需求,切實解決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各類堵點痛點難點問題,精準發現、堅決查處向企業亂檢查、亂攤派、亂伸手行為,切實打通營商環境建設‘最后一公里’,全力打造辦事不求人、便捷高效暖心舒心的一流營商環境。”汝城縣委巡察工作領導小組主要負責人說。
在開展專項巡察期間,汝城縣紀委監委由黨風政風監督室牽頭,與巡察組無縫對接,把縣優化營商環境專組、紀委監委干部聯系幫扶企業過程中了解掌握的信息情況與巡察組及時溝通交流,對需要整改的問題列出清單共同研判、一起交辦。
一個月的專項巡察,共查找出各級各部門惠企惠民政策落實、社會信用體系、各類市場主體堵點痛點難點、政務服務效率、企業和群眾滿意度等方面的28個突出問題,提出整改意見30條,立行立改8件。“接下來,我們會發揮四項監督協同優勢,用好巡察成果,通過建立整改方案(報告)‘三方會審’、重點問題掛牌督辦、整改質效評估全覆蓋等機制,進一步明確紀委監委、派駐機構與巡察機構責任分工,做深做實巡察整改日常監督,推動巡察整改提質增效。”汝城縣委巡察辦主任藍明發說。
精準攻堅,打通一批影響發展的堵點痛點難點
在巡察過程中,汝城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汝城縣城管局等執法部門大力推行柔性執法,對輕微違法行為采用行政指導措施予以糾正,并對輕微違規行為實行“首違不罰”。汝城縣住建局牽頭強力推動聯合驗收全覆蓋,推動縣域范圍內新申請驗收項目通過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實行聯合驗收。郴電國際通過壓減環節、精簡資料,推廣線上辦電、預約上門和業務代辦服務,實現大中型企業用戶辦電“最多跑一次”,小微企業用戶辦電“一次都不跑”……這一系列工作舉措促進了汝城縣營商環境的顯著提升,破解了企業發展中的諸多堵點痛點難點。

截至目前汝城縣1051家企業享受增值稅減免1431萬元,175家企業和個人享受稅費緩繳230余萬元,112家企業獲得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76.54萬元,300余家企業享受“兩險一金”減免1195萬元、獲得紓困貸款近1000萬元。(段王潔)
關鍵詞:
優化政務服務
專項巡察
精準攻堅
巡紀聯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