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鴿子窩公園“鷗鴿·星空”餐廳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進行內部裝飾施工。項目預計7月完工,屆時游客可一邊品嘗美食,一邊觀賞鳥類、親近自然。

“鴿子窩公園作為北戴河的標志性景區,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游客喜愛。今年,景區新增了以觀鳥為主題的餐飲業態和侘寂風的住宿業態,促進景區業態更豐富、品質更高端,為助力北戴河區一流國際旅游城市先行示范區建設貢獻力量。”北戴河區聚鴻公司董事長趙秀珍說。
“今年,是北戴河區加速建設一流國際旅游城市先行示范區起勢之年,我區創新提出‘三三四五’發展思路,即實施生態優先戰略、旅游升級戰略、產業轉型戰略;建設東南部旅游度假康養板塊、中部產城融合板塊、西部城鄉協調發展板塊;打造濱海生態文化旅游帶、戴河生態休閑帶、新河生態景觀林帶、洋河蒲河生態鄉村示范帶;深化‘+旅游’平臺、商服平臺建設、培療機構改革平臺、科創平臺及鄉村振興平臺建設,全面推動先行示范區建設開創新局面。”北戴河區委書記韓愷說。
在年初的北戴河區兩會上,該區確定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左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8%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8%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左右,PM2.5平均濃度等生態指標完成市定目標任務。
項目建設,讓城市更具活力
準備醫療樓消防手續、養老樓內家具陸續進場……這兩天,北戴河平安秦康頤養中心院長付云鵬正積極為項目竣工驗收做準備。
“我們這個項目共有自理老人床位100余張,失能半失能床位100余張,可提供醫療、康養、旅居等綜合性服務。”隨著一聲手機提示音,付云鵬就看到了微信上康養辦工作人員傳來的消防手續辦理流程的消息,“落戶在北戴河,一是看中了北戴河區豐富的自然和醫養資源,二是真切感受到了區里周到的服務,我們對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項目建設是拉動北戴河區經濟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引擎,瞄定建設一流國際旅游城市先行示范區的目標,結合自身優勢,該區確立了總部經濟、康養、文化旅游、數字商服、都市農業五大主導產業,全力以赴抓項目、強產業、增效益,全面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
“為推進重點產業發展,全區加速推進項目攻堅,健全固定資產投資與入庫開工建設精準匹配和定期研判調度保障機制,強化土地、資金、環保等要素保障,完善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形成了謀劃、開工、投產、儲備‘四個一批’的梯次發展格局。”北戴河區發展和改革局黨組書記、局長楊洪哲說。
抓項目,強招商。北戴河區聚焦五大產業鏈,以新產業、新業態為突破口,培育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力開展“全員招商”攻堅活動,明確擬引進的目標企業名單和計劃實施的項目清單,抓實一企一策、一項目一方案;建立1個招商辦公室、3個駐外招商點、5個招商專班、56個有招商任務部門的“1+3+5+N”招商體系,真正實行全員招商;強化招商要素保障,謀劃金融小鎮建設,積極對接銀行、保險、基金等金融企業落戶,促進私募投資基金產業集聚發展;推行定量、定向、定策、定責“四定”精準化招商,用科學的考核獎懲,確保招商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推進赤土山文旅綜合體建設,打造文旅商業功能區;引入行業頭部企業;推進中康養、省旅投、天津國興等高端康養項目建設;發揮煤炭行業協會作用,拓寬產業融合方式和發展渠道,在山西等地設立駐外招商辦事處……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為引領,今年北戴河區謀劃重點項目43個,其中省重點項目1個,市重點項目13個,年計劃投資14.86億元,總投資175.51億元,目前已開工建設17個。
生態優先,打造城市“金字招牌”
“北戴河區集陽光、海灘、森林、濕地等多種優質生態資源于一身,一直以來,我們始終把生態環境作為城市的‘金字招牌’,深入實施生態優先戰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打造國際一流的生態北戴河。”韓愷說。
初夏時節,沿著新河岸邊望去,河水清清、兩岸綠意濃濃。
“我們在河底栽種了沉水植物,在岸邊種植了挺水植物,水下還搭建了仿生森林,這樣能對多余的養分或其他漂浮物起到一個吸附作用。后續我們還將投放一些魚苗,讓河里的動物植物形成一個完美的生態鏈,避免水體污染的同時提升水質。”北戴河區水務局副局長王力強介紹。
為進一步優化環境,今年,北戴河區投資1.2億余元重點實施新河入??谒|保障、農村污水治理等工程,持續加大污水入網、河道治理、岸堤保護、生態修復等建設力度,嚴格落實河長制、灣長制,確保入海河流水質穩定達標,海水浴場持續保持一類水質。
同時,落實大氣污染防治精細化管控,強化細顆粒物和臭氧污染協同治理,狠抓施工揚塵、移動源尾氣、餐飲油煙等污染管控;打好凈土保衛戰,嚴格管控農用地和建設用地污染風險;謀劃推進聯峰山及周邊生態修復二期工程;加大碳達峰、碳中和的研究深度和實踐進度,主動參與到標準制定、模式創造、效益呈現等各領域工作中,打通市場化、效益化路徑。
“探索生態保護多元共治新格局,區大氣辦、水防辦、河長辦統籌,充分發揮專家團隊技術支撐作用,形成責任逐級落實、數據掌握精準、問題發現及時、措施全面到位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市生態環境局北戴河區分局分黨組書記郭石城說,同時,鼓勵社會資本進入環境治理領域,并加快完善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制度,用綠色科技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匠心獨運,提升城市品質
設計室內外垃圾分類宣傳欄、印刷制作宣傳標語、檢查設施進場情況……近日,在北戴河區垃圾分類轉儲中心,工人們正在進行項目收尾工作。
“北戴河區垃圾分類轉儲中心占地面積540平方米,配備了可回收物電動收集車、智能稱重器、壓縮打包機等設備,預計在6月中旬投入使用,屆時可承擔全區可回收垃圾的分揀轉運工作。”北戴河區環境衛生保障中心主任薛紅恩說。
“提升城市品質助推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我們堅持居業相宜、產城融合、區域協調三體聯動,以戰略思維規劃,以工匠精神建設,以繡花功夫管理,打造國際一流的魅力北戴河。”韓愷說。
城市發展,規劃先行。北戴河區不斷優化城鄉空間布局,構建三板塊區域功能布局,做好城市設計。
——東南部打造旅游度假康養板塊。發揮森林、濕地等生態涵養功能,重點發展旅游度假、康養休閑等業態,充分挖掘鴿子窩至金屋浴場沿海旅游資源,完善相關區域旅游配套設施,豐富濱海大道一線海岸旅游功能,提升東南沿海旅游承載能力,打造核心旅游度假區。
——中部打造產城融合板塊。合理引導生產要素流動,重點發展商貿業、數字經濟和樓宇經濟,同時全面做優教育、醫療、交通等公共配套服務,打造兒童友好型宜居宜業新城區。
——西部打造城鄉協調發展板塊。圍繞創建全國新型城鎮化與城鄉統籌示范區,重點發展都市農業、鄉村旅游、倉儲物流等產業,以產業振興促鄉村振興。
開展城市風貌整治提升行動計劃,謀劃實施228國道至興凱湖路改造等工程;推進熱電聯產項目;建設新型智慧照明控制管理平臺,實現城市區亮化智能管控全覆蓋;加強城市立體綠化建設,做好留白增綠、開墻透綠……美好藍圖已繪就,奮楫揚帆正當時。
城市品質提升,三分建七分管。加強城市管理質效,研究制定城市精細化管理標準;打造智能化城市管理平臺,全方位排查城市頑疾;完善北戴河交通運輸信息化指揮中心,實現交通道路及車輛全時段監管;探索構建“365集成化治理體系”,全面提升城市基層治理的精細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讓城市更靚麗,讓群眾更幸福。(師源 孫也達)
關鍵詞:
一流國際旅游城市先行示范區
旅游升級戰略
產業轉型戰略
生態優先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