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2月17日拍攝的重慶兩江新區(自貿試驗區)政務大廳。中國網記者?倫曉璇?攝
【資料圖】
中國網重慶訊 (記者 倫曉璇 )2月17日,在重慶兩江新區(自貿試驗區)政務大廳,工作人員正耐心為辦事群眾解答、辦理各項業務。重慶兩江新區政務大廳是圍繞深化政府職能轉變和“放管服”改革而打造的智慧化政務服務中心,以政務服務集成和智慧化服務為特色,依托智慧政務監管平臺,實現對各窗口辦件量、辦理時間、滿意率等服務效能指標的綜合數據監管。
在政務大廳,記者看到這里設置工程建設、開辦企業、市場監管、出入境、辦稅服務、社會事務、不動產登記、社會保險、人才等辦事區域,基本涵蓋了與老百姓生活、工作等相關的政務服務業務,可以實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與此同時,政務大廳內設置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投放自助服務終端、文件柜、出入境自助簽注機、社會保障自助服務一體機等30余臺各類智能設備,集成了服務評價、政務咨詢等功能,方便申請人查詢、申報政務服務業務以及相關證明信息,可為企業、群眾提供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依托高度智能化的手段,兩江新區打通政務服務“最后一公里”。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穩步推進,雙城經濟圈建設已初見成效,如何讓雙城生產生活更便捷?早在2020年,重慶兩江新區便在全市率先探索川渝兩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當年7月,發放首張“兩江天府通辦”營業執照。
在兩江新區,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可線上“全網通辦”、線下“異地可辦”,實現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等,同時提供咨詢、引導、幫辦、代辦服務。據介紹,2022年“川渝通辦”線下窗口辦件量2.2萬件,全年累計辦件量超12萬件。
在兩江新區政務大廳“川渝通辦”窗口,陸續有市民來咨詢、辦理業務。老家是重慶的黃先生在四川工作,回到重慶住院后前來咨詢住院醫保和特殊門診的相關事宜。線上“全網通辦”、線下“異地可辦”讓黃先生不用再跑到四川線下辦理業務,政務服務更便捷,更“有溫度”。
如今,兩江新區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推進“數字化+政務服務”,推動成渝兩地“跨省通辦”提速,提高川渝兩地協同政務服務效能。
2月17日,重慶兩江新區政務大廳內的大屏上,實時顯示各項受理業務和辦結時間。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2月17日,一名辦事群眾在重慶兩江新區政務大廳自助辦稅“川渝通辦”體驗區辦理跨省業務。在兩江新區,311項“川渝通辦”事項可線上“全網通辦”、線下“異地可辦”。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出入境人數持續增長,政務大廳內的出入境窗口工作人員也忙碌了起來。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2月17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政務大廳幫辦區,工作人員向辦事群眾提供幫辦、代辦服務。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重慶兩江新區政務大廳為企業開辦業務準備的“大禮包”。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2月17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政務大廳,一名工作人員為辦事群眾辦理業務。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2月17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政務大廳,工作人員為辦事群眾辦理各項業務。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2月17日,在重慶兩江新區政務大廳,客服工作人員正在進行各項工作。中國網記者 倫曉璇 攝
關鍵詞:
政務大廳
工作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