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北京3月21日訊(記者 楊佳)“合起來的縫隙僅有3至5微米,大概是在頭發絲的二十分之一,這個水平目前在全球都是最領先的”,楊錳自豪地告訴記者。
如果不是楊錳的介紹,記者們都沒能分辨出這是兩塊金屬的組合體。
將這兩個金屬部件分開,再換一個方向,又或者是換另一個相同的部件,仍可以實現貼合得嚴絲合縫。
(資料圖片)
楊錳拿著這兩塊金屬構件告訴記者,這個內部凸凹面有30多組曲面,要想實現每組曲面“嚴絲合縫”的貼合,難度可不小。據悉,這款精密配合測試件已經推出了近四年時間,目前世界上還沒有其它廠商擁有達到如此精度的技術。
在展廳里,一件件金屬制品,如藝術品般精致,卻都暗藏“玄機”。
記者隨手拿起一堆金屬塊,輕輕一拔,竟從金屬塊中抽出一段螺旋狀扭曲的柱體。
楊錳告訴記者,這是使用五軸聯動機床才能加工出來的。五軸聯動機床專門用于復雜曲面的加工,這是解決葉輪、葉片等復雜零部件加工的主要手段,體現著國家裝備制造業技術水平。
記者參觀的是位于北京門頭溝區的中關村精雕智造創新中心(后簡稱“創新中心”),中心展廳里的每件展品不僅有著精美的外觀,更有著解決實際難題的“功能”。楊錳作為創新中心的副總經理和技術負責人,對這些產品如數家珍。
楊錳帶著記者來到了創新中心產品試制車間,四臺五軸高速加工中心全部滿負荷運轉,從監看的透明窗口望進去,設備正在加工著一款高精度的鈦合金零件,不到五分鐘,一個加工好的產品被機械手自動推送出來。
他介紹說,這是北京精雕旗下的旗艦產品——精雕五軸高速加工中心,配合著旁邊的自動供料系統組成了柔性自動化單元,可以實現無人值守的連續生產,解決了諸如工人上料、值夜班等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目前,創新中心可以實現本地化小批量快速試制,能夠快速解決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的需求,助力企業、研究單位完成創新研發,加速企業新產品的迭代研發進程,促進高校等科研機構的成果轉化。
此外,該創新中心還充分利用母公司北京精雕的優質產業鏈制造資源,如機加工、鑄造、表面處理、焊接等制造資源,實現異地、規?;a。
在創新中心展廳中,最亮眼的還是醫療器械展區,包含了手術器械、骨科假體、牙齒種植基臺等多種醫療產品。過去,這些高端醫療器械,多數為進口或采用國外成套裝備生產,嚴重制約了我國醫療器械的高質量發展。依托于專注于精密數控機床研發和生產的北京精雕集團,創新中心從加工工藝入手,解決了這類高精密器械在制造環節的卡脖子問題。
創新中心不僅解決技術“卡脖子”問題,更要解決“科技研發”與“生產制造”脫節的問題。新產品研發需要多次迭代才能定型量產,創新中心正是一個以工藝研發為主的快速制造平臺,為科技型企業與制造工廠搭建了橋梁,讓客戶的新產品快速定型,快速上市。
創新中心自2020年10月份掛牌運營以來,截至2022年底,累計服務客戶數已達233家,其中不乏京津冀地區以外的企業,涉及醫療器械、機器人、儀器儀表、航空航天、生命科學、汽車電子等眾多領域。
在心血管器械領域,創新中心已為多家用戶提供了多款心血管產品的快速試樣,并深度參與了試樣的評估和優化設計工作,助力客戶實現了多款器械快速進入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為醫療器械產業化和國產化加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數字化制造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支撐的前提下,數字化建模和精密制造的效率會更上一個臺階,針對不同病人需求的個性化定制醫療器械產品將成為可能。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