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4月10日電 今日,國新辦就全面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舉行發布會,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長殷勇介紹全面推進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有關情況。
殷勇表示,新一輪的試點方案對外資準入的門檻進一步降低,一些先行先試的舉措在北京率先落地。
殷勇介紹,首先,北京要可以執行全國版的外商投資的負面清單。其次,在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的方案里,國務院批準北京可以先行先試自貿區版的服務業開放舉措。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立足北京的城市戰略定位,進一步探索服務業開放的準入。因此,我們可以理解在服務業擴大開放里北京是實行更精簡的負面清單。
“在剛剛批準的新一輪方案,北京在信息、科技、金融、商務、文化娛樂、衛生、社會等六個領域推出了14項開放的新舉措,其中有超過4成的開放舉措只是在北京市實施。”殷勇說。
殷勇具體介紹,比如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主體資格擴大至境內外機構在北京市發起設立的投資管理機構;比如允許京津冀范圍內跨省級行政區域開展醫療器械注冊人制度試點;比如在聘請外籍律師擔任外國法律顧問的試點當中,降低了在中國境外從事律師職業不得少于三年的資質要求,更加有利于外國律師到中國來提供法律顧問服務;比如對于外資捐資舉辦非盈利性養老機構,放寬了它注冊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準入,取消了外商設立投資性公司的一些限制。這些措施都會使得外資進入服務業領域門檻更低、限制更少、范圍更大。
殷勇表示,相比上一輪試點,新一輪試點有不少廣度和深度方面的拓展。6個領域14個方面推出的開放舉措中,都會有相應服務業業態落地。目前已經有不少的項目儲備,等到國家的法規相應調整以后,這些項目就可以加快落地。
外商可以設立獨資的飛機維修公司,可以在中關村地區設立獨資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可以獨資開展包括存儲轉發類業務、國內多方通訊服務業務、互聯網介入服務業務等增值電信業務。取消了外商投資企業取得認證機構資質的業務經歷要求,它對中國投資更便利了。外商獨資旅行社也可以服務中國游客,開展出境游業務。降低了外商設立投資性公司的一些資質要求。
此外,北京還在七個方面加強推動具體的項目實施,包括科技、互聯網信息、金融、教育、文化旅游、醫療養老、專業服務。比如在科技領域,我們主要是要加速全球創新資源在北京的集聚;在互聯網信息領域,我們主要是培育跨界融合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在金融領域,我們要強化金融管理中心的功能,剛才我作了一些介紹;在教育領域,我們要豐富國際的教育資源;在文化旅游領域,我們要完善產業開放的政策體系;在醫療養老領域,我們是要引入國際的資本,激活民間的資本,擴大高質量的醫療供給服務;在專業服務領域,我們降低門檻,推動資質互認,補齊發展的短板,構建全球化的服務網絡。
關鍵詞: